薄膜光学知识点-usefor学生

薄膜光学知识点-usefor学生

ID:47019948

大小:5.14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10

薄膜光学知识点-usefor学生_第1页
薄膜光学知识点-usefor学生_第2页
薄膜光学知识点-usefor学生_第3页
薄膜光学知识点-usefor学生_第4页
薄膜光学知识点-usefor学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薄膜光学知识点-usefor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薄膜光学:1.整部薄膜光学的物理依据就是光的干涉。(托马斯杨干涉实验)2.列举常用的光学薄膜镀膜镜片,牛顿环,滤光片、反射镜,ITO膜,幕墙玻璃,红外膜,DWDM、光纤薄膜器件,电致变色膜。3.利用薄膜可以实现的功能减少反射,提高透射率;提高反射率;提高信噪比;保护探测器不被激光破坏;重要票据的防伪等等。总之能列出多少光的用途就能列出多少光学薄膜的用途。提高光学效率,减少杂光。如高效减反射膜,高反射膜。实现光束的调整和再分配。如分束膜,分色膜,偏振分光膜。通过波长的选择性提高系统信噪比。如窄带及带通滤光片、长波通、短波通滤光片。实现某些特定功能。如ITO透明导电膜,保护

2、膜等。4.一束入射角为的光入射到厚度为d1、折射率为n1的薄膜上产生的相位差为:;双光束强度为:详细计算过程:1.单层膜的多光束干涉计算:(薄膜光学2PPT中P26-29)1.电磁场间的关系:光学导纳:2.光在两种材料界面上的反射:1.掌握单层膜的特征矩阵公式:薄膜光学3PPT中P15-21单层膜的反射系数和反射率为:2.掌握多层膜的特征矩阵公式:薄膜光学3PPT中P26-291.【计算】偶数四分之一光学膜层的特征矩阵:奇数四分之一光学膜层的特征矩阵:计算多膜层(膜层厚度为四分之一波长的整数倍)的反射率。【计算题:薄膜光学3PPT中P35】2.单层减反膜的设计方法:【薄

3、膜光学3PPT中P37】3.无论膜层是否有吸收,膜系的透射率与光的传播方向无关。4.厚基片反射率和透射率的计算【薄膜光学3PPT中P52-54】1.有些镀膜元件表面反射的光色彩与入射光颜色不同,主要原因在于在不同的波段元件表面对于光的反射不同。2.单层λ0/4减反膜的优缺点?优点:缺点:(1)剩余反射高(2)带宽小双层λ0/4-λ0/4减反膜的优缺点?优点:在中心波长处增透效果好缺点:λ0/4-λ0/4结构的V形减反膜只能在较窄的光谱范围内有效地减反射,即带宽较小。因此仅适宜于工作波段窄的系统中使用。λ0/4-λ0/2型双层增透膜的优缺点?λ0/4-λ0/2型双层增透膜

4、在中心波长λ0两侧可望有两个反射率极小值,反射率曲线呈W型,所以也罢这种双层增透膜称为W型膜。在一定程度上展宽了带宽但是总体的减反效果不理想,在中心波长处得反射率和单层膜相同。3.λ0/4-λ0/2-λ0/4型增透膜的优点?不仅提高了增透效果,而且展宽了带宽。4.λ0/4-λ0/2-λ0/4型增透膜:G/M2HL/A的设计。当其中有一膜层材料实际不存在时,应可用奇数层高低交替的材料来替代xL/yH/xL或xH/yL/xH,该替代多层光学厚度之和必须等于原来膜层的光学厚度。【薄膜光学5PPT中P25-42】1.红外宽带减反膜的具体设计方法。2.单层膜的反射率计算:【一般不

5、会超过50%】高反射率膜堆G/H(L/H)S/A应具有的特点?(1)高低折射率层交替,介质膜系两边的最外层为高折射率层。(2)介质层每层的厚度均为λ0/41.如何提高高反射率膜堆的反射率?nH/n1越大,或层数(2S+1)越多反射率越高。2.典型的λ0/4高反射介质膜堆特点:四点。(1)存在一个高反射带;(2)膜层数越多,反射率稳步提高;(3)高反射带的(波数)宽度2△g是有限的,随着层数的增加,宽度2△g并不改变;(4)在高反射带的两边,反射率陡然降为晓得振荡着的数值,随着层数的增加,奖增大反射带内的反射率以及带外的振荡数目。3.展宽高反射带宽的方法?两点。4.区分介

6、质高反射膜与金属高反射膜,各自的优缺点介质高反射膜:优点:吸收几乎为零;反射率接近100%。缺点:价格昂贵、结构复杂金属高反射膜:优点:廉价、结构简单。具有一下特点:1、高反射波段宽,几乎可以覆盖全部光频范围;2、不同金属膜层与基底附着能力差别较大,如Al、Cr、Ni与玻璃附着牢固,Au、Ag与玻璃附着能力很差;3、化学稳定性差,易被环境气体腐蚀;4、膜层软,易划伤。1.在金属高反射膜中引入介质膜为何能够改善金属高反射膜的机械性能?(1)改善金属与基底的附着力,如;(2)高硬度透明膜对金属层起到保护作用(3)提高金属层得反射率。2.分光膜可以分为分束膜和分色膜;分色膜是

7、按颜色(波长)不同进行分光;分束膜是把一束光按比例分成光谱成分相同的两束光,在一定的波长区域内,如可见区内,对各波长具有相同的透射率、反射率比例,因而反射光和透射光不具有颜色,并呈中性。3.中性分束镜可分成介质中性分光镜、偏振中性分束棱镜和金属中性分光镜。4.介质中性分光镜结构:周期性多层介质膜系(LH)S。(较高反膜相比:层数少,反射率滴(~50%))5.介质中性分光镜特点:3点。(1)因为无吸收,分光效率高;(2)偏振效应明显;(3)分光特性色散明显。6.如何改善分束镜分光曲线的平坦程度或者说色中性?3点。(1)可通过2H、2L、甚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