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上册 升国旗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上册 升国旗教案 苏教版

ID:47134548

大小:6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0

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上册 升国旗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上册 升国旗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上册 升国旗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上册 升国旗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上册 升国旗教案 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上册 升国旗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上册升国旗教案苏教版l课题2升国旗l使用课时2l总第课时l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种笔画。3.让学生感受到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l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l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1.实物投影仪2.生字卡片。l主要板书计划:l作业设计安排:课内:描红、仿影、朗读。课外:背诵课文。小学语文备课用笺(二)l教学随笔第一课时一

2、、谈话揭题。1.谈话,教师介绍国旗。2.揭题,出示课题,认读生字。一、初读指导1.投影插图,请小朋友边看图边听课文录音。2.再听录音,要求看着课文,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3.学生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4.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五星红旗我们国旗升起立正敬礼指名认读,注意正音。齐读生字词。去掉拼音认读生字新词。(2)指名分句读。(3)齐读全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二、指导写字。1.记忆字形。2.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重点提醒学生“升”中两撇的不同写法,“我”中竖钩和斜钩的区别。3.学生在《习字册

3、》中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并纠正写字姿势。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听写:升国我们中2.指名朗读课文。二、精读训练1.指导看图,引读第一句。(1)什么是我们的国旗?(2)出示句子: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3)指名读。(4)讲述。(略)(5)指导学生用骄傲、自豪语气读第一句话。2.指导看图,引读第二句。(1)看,鲜艳的五星红旗已经高高地飘扬在祖国的蓝天,你知道它是怎么升起的吗?(2)出示句子:国歌声中,高高升起。(3)投影演示升国旗。(4)指导读出自豪、崇敬之情。3.指导看图,引读第三句。(1)升国旗时,我们少先

4、队员应该怎样做呢?(2)出示句子:我们立正,向您敬礼。(3)“您”在这里指谁?在生活中你喜欢用“您”称呼哪些人?(4)指导朗读第三句,读出对国旗的热爱之情。(5)表演读第三句,评价。(6)齐读。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一、指导背诵1.教师指导引背。2.学生看图自由背诵。3.句子接龙背。4.边背诵边表演。二、看图,启发想象三、指导写字:起立正向1.记忆字形。(1)说说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有哪个字需要小朋友帮忙?(2)在写这些字的时候,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2.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2)教师范写。(3)学生描红、临写。一、作业回家向家长介绍升国旗时的情况,要求边说边表演。附送: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上册叠一叠教案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新笔画“”(斜钩)。2.能力目标:(2)能自主发现汉字的又一构字规律——一个熟字重复一次或两次可以组成一个新字。(2)能自己编儿歌归纳构字规律,提高自学能力,能够把字形、字义相结合来记忆生字,锻炼创新思维。3.情感目标:写字中,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笔画,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

6、课的生字词,能正确区分字义。2.能自主归纳构字规律。教学准备1.学生自制熟字卡片。2.老师准备本课的生词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发现规律  1.请孩子们回忆一下,前几课我们学习了哪几种识字方法?(加、减、合)这节课我们所学的新字更有趣。  2.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共同讨论本课的构字规律。  3.全班交流。抽生到展示台演示:二个“木”相叠,三个“木”相叠,其余字让学生在小组内拼摆,讲解自己的摆法。  4.这种拼摆方法,我们叫做“叠一叠”。板书课题,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读字、词  1.自主学习

7、:学生自读课文,对照生字表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3.合作学习:请小老师讲怎样学生字。  (1)读:读准字音(抽读、齐读)。  老师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众”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  (2)讲:讲字形结构和记忆方法。  孩子们用什么巧办法来记住这个字?知道“林”为什么是两个木,“森”为什么是三个木吗?适时引导学生把“从”和“众”、“品”和“晶”、“林”和“森”对比起来记。  (3)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如:“品”是品茶的品,品茶要几个人在一起用口慢慢地

8、尝,所以,“品”就用了三个口。)  (4)练:口头组词、造句。  4.孩子们用多种办法记住了这些生字朋友,老师奖励你们做游戏:  (1)问答游戏:抽生起来问,众生答。(如:问两个“又”,叠成啥?答:两个“又”,叠成“双”。)  (2)猜字游戏:同桌互相自编字谜来猜。(如:一人跟着一人走)三、朗读短句,明确规律  1.齐读文中的短句。  2.怎样总结出本课新字的构字规律?(一个熟字重复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