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地带广告案例分析

动感地带广告案例分析

ID:47193538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0

动感地带广告案例分析_第1页
动感地带广告案例分析_第2页
动感地带广告案例分析_第3页
动感地带广告案例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动感地带广告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动感地带”广告案例分析从2003年3月开始,随着中国移动“动感地带”子品牌的推出,一种年轻化的电信服务和区别性的资费套餐开始风靡全国,并且让中国移动在与联通和电信的持久战中,再次显示了自己的领先。而在这场新套餐的推广中,“动感地带”的广告扮演着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一、广告定位(一)“动感地带”品牌定位:时尚、好玩、探索;补充描述:创新、个性、归属感。而目标市场定位在有成长性的中低端年轻用户群,并且具有一下特征:ARPU值中低,但数据业务比重高;年龄集中在15~25之间;追求时尚,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崇尚个性,思维活跃;移动通信需求中娱乐休闲社交比

2、重较高;有强烈的品牌意思,对品牌的忠诚度较低;是容易相互影响的消费群落。(二)针对这样的品牌定位,相应的“动感地带”的广告定位也是以年轻、时尚、个性、创新为主打。其主要表现就是投巨资邀请周杰伦为其做广告代言人,很好地诠释了品牌时尚和前卫的个性;并且一句“我的地盘,听我的”广告词则凸显了年轻人张扬的个性,通过这样的心理上的沟通,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认同和忠诚。(三)对USP理论、BI理论以及CIS理论的实践(1)对于USP理论的实践,像中国移动这样一个大型国企可以做出这样年轻而又张扬的广告就已经是一种“uniquesellingproposition

3、”,而这种前所未有的,针对年轻人的套餐,自然能赢得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2)对BI理论的实践,“动感地带”的名称为M—zone,LOGO为橙色的M—zone加“动感地带”,充满朝气和活力,而这个标志早已深入人心,只要看到这个标志都会知道这是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LOGO。(3)对CIS理论的实践,对于“动感地带”的推广从平面广告到电视广告再到投资赞助一系列大型活动,中国移动使用了一整套的传播系统,从而把“动感地带”的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传递给消费者,也因此获得了一种独特的亲和力与认同感。二、广告传播(一)对于5W模式的实践:在“动感地带”的广告中以

4、周杰伦在电视上的代言为例:Who——中国移动Sayswhat——动感地带卡的推出Inwhichchannel——电视Towhom——电视前的观众(年轻的受众)Withwhateffect——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广为人知,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二)对AIDMA模式的实践:从“动感地带”的推出并邀请周杰伦做品牌代言到现在“动感地带”手机卡的普及就最好的印证了AIDMA模式。从一开始的吸引受众attention到引起受众的interest再到购买的desire和购买前的memory到最后普遍大众的购买action。而会有现在“动感地带”一片天的原因就

5、是“动感地带”的推广者很好的掌握了消费者在接受广告时的心理活动,从而一步一步打开消费者市场。(三)对广告的螺旋理论的实践:在“动感地带”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国移动针对其发展状况做出了不同的广告策略:(1)在初期主要开拓阶段,而目标就是创牌,广告以告知性广告为主,例如电视上周杰伦代言的广告以及赞助各种大型活动等。(2)在竞争阶段主要就是应对电信与联通的竞争,这时候的广告以劝说性为主,劝说大众来使用“动感地带”品牌卡,例如与麦当劳、腾讯QQ等强强合作。以此来不断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与竞争力。(3)在保持阶段主要就是维持现在的市场影响力,广告以提醒性为主,目

6、的在于挽留老顾客与吸引晚来者。现如今“动感地带”基本已到第三阶段,所以现在他的广告就没有先前那么多了。三、整合营销传播“动感地带”作为一个崭新的品牌,更是中国移动的一项长期战略,在进行完市场细分与品牌定位后,中国移动大手笔投入了立体化的整合传播。(一)以大型活动为主线例如:赞助和支持周杰伦演唱会、赞助华语音乐榜和年轻人喜爱的时代广告金犊奖、寻找M—zone人、大学生街舞表演等。(二)全面启动促销活动例如:营业大厅、品牌店、自助服务店、加盟店、授权店和零售卡直销点等的建立与发展。(三)直效行销:开通动感地带专线服务程序,建设社区性网站供会员交流和娱

7、乐,发行《动感地带》杂志,吸引“年轻笔手”前来投稿。(四)体验式终端服务:动感地带用户最先买到周杰伦活动的门票,最先听到他的歌,优先参与他的互动活动等。不管怎么说“动感地带”的推广都是非常成功的,无论从其知名度到其影响力都远远超过其他同类品牌,而其推广者对于广告的理解与应用正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张方林编辑出版合肥师范学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