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旱灾及应对研究【文献综述】

魏晋南北朝旱灾及应对研究【文献综述】

ID:473767

大小:39.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8-08

魏晋南北朝旱灾及应对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魏晋南北朝旱灾及应对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魏晋南北朝旱灾及应对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魏晋南北朝旱灾及应对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魏晋南北朝旱灾及应对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魏晋南北朝旱灾及应对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人文教育魏晋南北朝旱灾及应对研究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政治大动荡,国家大分裂,经济大破坏,民族大冲突与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总特征。政权更迭频频,群雄割据一方,兵灾战祸不熄,这种兵荒马乱、烽火绵绵的社会环境,必然导致天灾流行,瘟疫猖獗,形成灾害与兵祸交相荐臻的局面。灾害有两种形式,即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旱灾是自然灾害的一种,它是指因气候严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或歉收从而带来粮食问题,甚至引发饥荒。同时,旱灾亦可令人类及动物

2、因缺乏足够的饮用水而致死。此外,旱灾后容易引发蝗灾,进而引发更严重的饥荒,导致社会动荡。本文研究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魏晋南北朝旱灾及其应对措施,所以收集整理了以下一些灾害历史文献尤其是包括旱灾的资料。一、灾害史料集中包含旱灾资料的搜集整理从史料来源的角度可以将灾害史料集分为全国灾害史料集和地方灾害史料集。(一)、全国灾害史料集中包含旱灾资料的20世纪初期,就已有学者开始辑录编写灾害史料集,为以后的灾害史研究奠定了基础。1931年,李秦初就编成《汉朝以来中国灾荒年表》(新建设1931年4月30日)的。之

3、后,邓拓先生在研究中国灾荒史时编制了《中国历代救荒大事年表》,只是付印时仅以一份简表代之未能全部刊出。1939年,陈高傭编成《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十卷)(上海国立暨南大学丛书之一上海国立暨南大学1939年11月)。此表把旱灾以及水灾作为单独的两类提出来,而把其他灾害列为第三类,很明显反映出旱灾和水灾是中国历史上最主要的两种灾害的统计结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灾荒史料的辑录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有多种大型的全国性的灾害史料集问世。1978年,专家在南京整理完成了我国近五百年旱涝史料及旱涝等级分布图。1

4、981年,《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编地图出版社1981/1)出版发行。1988年,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也将编成多年的《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农业出版社1988)付梓印行。1992年,张波《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历史资料方面观》(《中国科技史料》1992年第3期)对农业灾害史料的分布情况做了研究,指出我国农业灾害史料主要分布于历代正史、政书、类书、古农书等十大方面。1994年,张波、冯风、张纶、李宏斌出版的《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史料集》(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5、8月第一版)是另一部规模宏大的灾害资料集。该书严谨地把旱灾列为七种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分类较为明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另外,宋正海等编《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主要是从地方志等文献中搜集史料,这是其书的一大特色。(二)地方灾害史料集中包含旱灾资料的20世纪50年代以后,不但出版了多种全国性的灾害史料集,而且地方性灾害史料集的编撰工作也大有进展,地方性的灾害史料集主要有各省、地(市)、县编制的灾害史料集和具有典型区域特点的灾害史料集,其中以各省编制的灾害史料集最

6、有影响,这些史料集多取材于地方志。主要成果有:1956年,四川文史馆编成了《四川省历代灾异记》(见《人民日报》1956/9/2)1961年,湖南历史考古研究所编成了《湖南自然灾害年表》(湖南人民出版社1961)。广东省文史馆编印《广东省自然灾害史料》(1961/12初,1963年增订二版)。1978年,广西第二图书馆编印《广西自然灾害史料》(1978/6)1979年,赵传集编写了《山东历代自然灾害志》(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情报所1979~1980)1982年,贵州省图书馆编成了《贵州历代自然灾害年表》(贵

7、州人民出版社1982);李登弟《陕西历史上的水旱等灾情资料选辑》(中国历史教学参考1982(4))1989年,张杰编写了《山西自然灾害史年表》(山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9)二、灾害史专著中包含旱灾资料的搜集整理在编写专著方面,过去的学者们主要把精力放在对中国的天灾人祸的宏观以朝代为序纵向把握或者以灾害为类横向把握上,因此专门论述魏晋南北朝旱灾这某一时代的一类灾害的完整的、系统的专著尚未问世,但是,在许多研究灾害史的著作中,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旱灾问题。从史料来源的角度可以分为全

8、国性灾害史研究、区域性灾害史研究和地方性灾害史研究。一、全国性灾害史研究20世纪初期许多学者已开始对中国古代的灾害史料逐一统计,计算灾害发生频次。在各种统计结果中,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37)的统计值最具影响力。此书共分三个部分:一、历代灾荒史实之分析;二、历代救荒思想之发展;三、历代荒政之实施。首先,作者“采纵断之法,以问题为中心”,对历史上发生的各种灾害统一按年次计算,认为自公元前1766年~公元1937年的三千七百多年间,发生旱灾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