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市政学考试重点(王佃利张莉萍高原)

现代市政学考试重点(王佃利张莉萍高原)

ID:47379562

大小:70.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7-17

现代市政学考试重点(王佃利张莉萍高原)_第1页
现代市政学考试重点(王佃利张莉萍高原)_第2页
现代市政学考试重点(王佃利张莉萍高原)_第3页
现代市政学考试重点(王佃利张莉萍高原)_第4页
现代市政学考试重点(王佃利张莉萍高原)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市政学考试重点(王佃利张莉萍高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现代市政学1.市政的含义:指城市的公共权力机关为了促进城市发展、解决各种城市公共问题、有效地管理城市公共事务、实现城市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以及城市公民、利益群体等对公共政策的各种影响活动。市政的内涵:这个定义所揭示的市政的内涵有如下几点:(1)市政的核心主题是公共权力机关。(以公共权力机关来表示市政主体的广泛性和权威性,体现了我国市政的特点。除涵盖了国家政权机关作为市政主体外,它还肯定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2)市政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公共政策。(3)市政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实现公共利益。(4)市政

2、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2.市政的特征:(1)政治性,市政活动是一种城市的政治活动(2)整体性,市政是一个由各系统、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3)综合性,市政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4))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它更是一个有序的动态过程(5)双重性,市政要力求将国家整体利益和本市局部利益协调一致,其具有承上启下的特征。3.现代市政发展的趋势:1、市政问题复杂化城市中广泛存在的贫穷、不平等和两级分化、地方腐败蔓延和暴力上升问题,是城市问题成为全球性的普遍问题,使得市政问题越来越复杂。2、市政职能的变化全球化和信息化也给城市发展

3、带来了新的形态。今后市政职能的发展趋势是为城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各种快件、高效的公共服务,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3、政府的角色改变以前政府是城市服务和基础设施配置的猪蹄,现在政府往往承担城市发展推进者的角色。4、市政管理手段现代化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市政管理手段也日益现代化,主要表现为市政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4.城市的发展阶段:(1)原始城市阶段(2)封建城市阶段(3)近代城市阶段(4)现代城市阶段市政学是研究城市公共权力机构,特别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对城市有关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市政学也就是研

4、究市政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城市市政学、城市政府学和城市管理学是市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市政学是城市政治学、城市政府学和城市管理学三者有机结合的科学。市政学的研究对象:(1)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市政学要研究市政主体,市政主体是城市公共管理的责任承担者。(现代市政更多体现了治理的理念,城市治理强调市政管理中城市利益相关者对城市发展的广泛参与,注重政府与企业、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伙伴关系。)(2)市政学要研究市政客体。即市政管理内容。(3)市政学要研究和探索市政管理对策和规律。由此可见,市政学的研究对象是包含市政主体、市政客体在内的各种市政现象。作为一门学科,

5、市政学不能停留在对某种现象和过程的一般描述上,而要探究这种现象和过程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即客观规律。市政学就是研究市政现象、市政过程内在本质联系的科学。5.城市的含义:城市是指那些人口集中稠密,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人口为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中心地位的区域,属于社会、经济、地理概念。2.城市的特征(1)城市要素的高度聚集性。(2)城市运行的复杂性。(3)城市系统的开放性。(4)城市文化构成的异质性。(5)城市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城市的发展历程:原始城市阶段、封建城市阶段、近代城市阶段、现代城市阶段。3、现代城市发展的新环境1)全球化与本土化:现代

6、城市新的政治环境2)新技术和“新经济”:现代城市新的发展形态3)资源更新与创新:现代城市发展的新动力4)新管理与新治理:现代城市管理的新思潮6.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境的地理集中过程和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的地理扩散过程.。(三条途径:原有城市的扩大、非城市去向城市区的转化和新建城市三条途径)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物化了的城市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市化,主要反映在人口的集中、空间形态的改变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等方面;二是无形的城市化,即精神上的、意识上的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7.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什么推

7、动城市化的发展)(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4.)市场化是城市化的作用机制(5).制度性安排是城市化的现实支撑5、城市化的表现形态:1、集中型城市化和扩散性城市化2、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3、向心型城市化和离心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8.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1).在发展动力上,采取以政策型调控为主,工业化带动为辅的机制(2).在发展模式上,出现“乡村城镇化”和“人口城市化”的双重模式(3.)在发展形态上,出现了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迁移的半城市化现象(4.)在发展布局上,出现城市

8、地区分布不均衡现象9.城乡一体化概念:文案大全实用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