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济管理论文(关于医院经济论文)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博弈分析和机制

医院经济管理论文(关于医院经济论文)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博弈分析和机制

ID:47405170

大小:3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02

医院经济管理论文(关于医院经济论文)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博弈分析和机制_第1页
医院经济管理论文(关于医院经济论文)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博弈分析和机制_第2页
医院经济管理论文(关于医院经济论文)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博弈分析和机制_第3页
医院经济管理论文(关于医院经济论文)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博弈分析和机制_第4页
医院经济管理论文(关于医院经济论文)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博弈分析和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院经济管理论文(关于医院经济论文)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博弈分析和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医院经济管理论文(关于医院经济论文)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博弈分析和机制选择[摘 要] 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多方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格局是公立医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源优化配置不可或缺的经济过程,各方博弈的动态均衡是医院经济和谐运行的基础。在公立医院经济运行中,利益相关者的不当行为异化了公立医院经济运行主体的博弈行为,如政府的双重目标,使得医院注重医疗服务收入;医药市场无序竞争,医院进行成本转移;医疗保险效用不强,医患控费意识薄弱;患者盲目就医和监督不力,医师诱导医疗需求;医院考虑自身经济利益,默许过度医疗行为等。本文在分析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博弈特征和

2、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了促使公立医院经济活动达到相对均衡稳定的运行机制:利益关联机制、信息显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关键词] 公立医院;博弈;机制  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既是一个投入产出的经济系统,又是一个以管理、技术、市场、信息等结合在一起的管理系统,它是一个多目标、多效益、多矛盾的复杂系统,运行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1 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博弈特征[1]1.1 博弈主体的多元性 参与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主体有政府、医药企业、医疗保险、医院管理者和员工、患者等,他们的博弈关系是:政府与医院之间是提供多少资金,以某一价格提供服务,提供多少基本医疗服务

3、、公共卫生服务的博弈关系,是监管和反监管的博弈关系;医院和医药企业是一种是否或以什么价格买入、使用和卖出医疗器械、耗材、药品等的博弈关系;患者、医院和医疗保险是需求、提供和购买医疗服务的博弈关系;医院经营者和员工是管理与反管理、激励约束与遵守违背的博弈关系。1.2 支付函数的多样性 政府的支付函数既有经济收益也有政治收益。企业期望获得经济利润最大化和发展。公立医院期望既能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又能保证医院有效运转和持续发展。医师期望能够得到相应的经济收入、技术提高和获得一定的社会声誉。医疗保险主要是收支平衡,共济风险。患者则期望花较少的钱而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1.3

4、 博弈规则的多种性 医院经济运行主体之间的博弈是在一定博弈规则约束下运行的。博弈规则是公开信息,是共同知识,是博弈者行动决策的依据。医院经济运行的博弈规则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条例、章程、政策、制度等,博弈规则的制定和完善是医院经济正常运行的制度保障。1.4 博弈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性 国家经济政策、医疗保健体制、医疗保险政策等硬性影响着博弈的发展,博弈者只能接受而没有能力改变它。疾病的不确定性是内生的、不可避免的,医疗服务的生产者、消费者和购买者都无法掌控。因此,不管是外部还是内部信息,对于每一个博弈者而言都是不确定的,因而也是不完全的。此外

5、,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性也很明显,医院(医师)具有强大的信息优势。1.5 具有变和博弈的特征 医院经济运行博弈者在价值取向上没有根本冲突,目标都在于维护和促进健康,他们之间的利益不是完全对立的,应当是变和博弈,存在合作博弈的可能,可以争取双赢的局面。2 公立医院经济运行中利益相关者的不当行为异化了博弈行为2.1 政府目标双重 医院注重医疗服务收入 政府的博弈行为受制于双重角色所带来的双重目标。作为公立医院的所有者,需要维护公立医院的利益;作为医疗市场的监管者,政府又必须维护医疗卫生的公平性和公益性。表现在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不足造成医院的发展受限,而允许医院通过医药

6、收入来维持运转。针对政府的博奕行为,医院的博奕策略是注重医疗服务收入,出现以药养医的行为。2.2 医药市场混乱 医院进行成本转移 医院药房或采购部门作为药品、医疗耗材和器械供应链的终端,对医药产品的流通起着支配作用。医药企业片面追求短期利益,采取高额回扣推销医药产品,出让部分利润给医院(医师)。这部分利润则通过医疗费用转嫁给患者来负担,医院在这一交易过程中获得了加收部分的收入,而回扣则成为医院经济运行的体外循环。推行由医院主导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以来,更加强化了医疗机构作为买方的垄断地位,医药企业进一步沦为“绝对弱势群体”[2]。2.3 医保效用不强 医院控费意识

7、薄弱 我国医疗保险主要按项目付费,部分按单病种付费或其他预付费的支付方式,对供需双方的约束力不强,不能有效地发挥控制医疗费用和引导供方行为的作用[3]。患者费用节约意识淡薄,缺乏动力机制去控制医疗消费需求。处于信息优势的医院,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存在着诱导服务的内在冲动,他们往往开大处方,分解项目收费,造成了医疗保险基金的超支,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4]。2.4 患者盲目就医 医院诱导医疗需求 患者出于预防疾病、恢复健康甚至挽救生命的需要,往往对医疗价格不敏感,甚至认为贵药就是好药,越新技术对诊疗疾病越好,或者通过给医师送红包、额外补偿等以期望获取医师的尽职。

8、这种就医行为直接推动了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