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性就业现状与行业与职业分布性别差异

当代女性就业现状与行业与职业分布性别差异

ID:47496262

大小:8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12

当代女性就业现状与行业与职业分布性别差异_第1页
当代女性就业现状与行业与职业分布性别差异_第2页
当代女性就业现状与行业与职业分布性别差异_第3页
资源描述:

《当代女性就业现状与行业与职业分布性别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女性就业现状及行业与职业分布性别差异日期:2013-03-05    中国妇女报    图为2010年不同职业的性别构成(%)。   “六普”为研究我国男女两性的就业现状、变化趋势与性别差异提供了丰富资料。研究表明,2010年女性就业率比男性低13.8个百分点,且20年来我国16岁~59岁女性就业率持续下降,性别差异进一步扩大。在职业构成中“白领”女性所占比例低于男性,部分职业与行业性别隔离严重。建议构建公平的就业环境,完善促进女性就业的社会支持体系。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15岁~64岁女性劳动年龄人

2、口为4.9亿,与2000年相比净增了6469.3万,比男性多增加663.5万。庞大的女性劳动年龄人口,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也为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挑战。女性就业不但关系到女性的生存发展,还关系到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本研究利用“六普”数据从就业、失业、行业、职业分布等方面分析我国女性的就业状况。   就业与失业   就业和失业是反映劳动力利用状况的重要指标,女性的就业与失业状况不仅取决于女性劳动力的供给情况,更取决于市场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情况、以及政府就业政策的导向与保障情况,直接反映了女性就业意愿的实现程度。  

3、 ——就业状况   “六普”长表数据显示,2010年在我国16岁及以上从业人员中,女性占44.7%,女性就业率为61.7%。本研究着重对16岁~59岁女性就业率及其性别差异进行分析。   专业....2010年16岁~59岁女性的就业率为69.9%,表明我国该年龄城乡女性近七成在从事有收入的社会劳动。与2000年相比,男女两性的就业率均有所下降,但女性的下降幅度(7.0个百分点)大于男性(4.0个百分点)。此外,近10年女性就业率的下降幅度比1990~2000年的5.8个百分点还要大,而男性近10年的下降幅度则略小于上一个10年(4.

4、1百分点),由此导致了就业率性别差异进一步扩大:2010年女性就业率比男性低13.8个百分点,分别比“五普”和“四普”扩大了3.0和4.7个百分点。   ——失业状况   失业率是指劳动参与人口中失业者所占比例。“六普”中失业者是指目前没有工作,且在近三个月内找过工作,如果有合适的工作能够在两周内开始工作的人。   2010年我国16岁~59岁女性失业率为3.4%,分年龄看,20岁~24岁城镇女性失业率最高,达9.1%,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此后,失业率的性别差异随着年龄增加而扩大,到35岁~39岁达到最大,为

5、1.8个百分点,40岁以后性别差异逐渐减小。与男性相比,2010年女性失业率比男性高1.2个百分点。从失业人口的性别构成看,女性占49.9%,与2000年(47.0%)相比,女性失业人员所占比例进一步上升。   就业人员行业分布   女性就业人员的行业构成是反映女性参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分析女性在20个行业门类的分布情况,展示行业分布特点。   ——女性就业人员行业构成   在20个行业门类中,农、林、牧、渔、水利业是吸纳女性就业的最主要行业,2010年我国有53.2%的女性集中在该行业就业;制造业次之,吸纳了16.6%的

6、女性;批发和零售业位居第三,吸纳了11.0%的女性。女性在上述3个行业就业的比例高达80.8%,在其他17个行业就业的女性比例合计仅为19.2%,女性就业的行业分布具有高度集中性。   与男性相比,在农、林、牧、渔、水利业与批发和零售业就业的女性比例分别比男性高8.8个和3.1个百分点,女性在以上3个行业的聚集程度比男性高11.4个百分点。   ——分行业性别构成   2010年女性在农、林、牧、渔、水利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以及国际组织等7个行业门类超过或基本接近50%。女性在另外

7、8个行业门类的比例接近或低于40%,行业性别隔离较为严重。其中,女性就业比例达67.5%的三个行业(农、林、牧、渔、水利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属于典型的平均劳动报酬偏低的边缘化部门;而在女性居绝对从属地位的8个行业中,有6个属于高收入垄断行业或社会权力大的行业。   与2000年相比,女性在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金融业三个新兴行业的比例分别提高了4.5、4.2和2.8个百分点,有利于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然而,女性在农、林、牧、渔、水利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低收入行业的就业比例分别比1990年和20

8、00年提高了0.7~5.5个百分点。同时,女性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就业比例则分别比1990和2000年下降了1.9和2.7个百分点。与“四普”“五普”比较,不同行业性别构成的变化趋势喜忧参半。   就业人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