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危机根源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金融危机根源及对中国的启示

ID:47665518

大小:1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1-28

美国金融危机根源及对中国的启示_第1页
美国金融危机根源及对中国的启示_第2页
美国金融危机根源及对中国的启示_第3页
美国金融危机根源及对中国的启示_第4页
美国金融危机根源及对中国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国金融危机根源及对中国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美国金融危机根源的解读及对中国的启示牛晓耕王必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全面升级,演变为金融危机,其影响似多米诺骨牌一般波及全球,冲击着各国经济,时至2010年初,全球经济依然无法走出衰退的阴霾。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变,引起了政府、组织、学者和广大民众的焦切关注,尤其是在经济学界,掀起了金融危机成因、传导机制、应对与防范策略的研究和争论热潮,而经济学领域中的危机理论则再次陷入纷争。一、两大经济学范式下三种危机理论所谓经济学的范式,是指经济学领域内大多数学者认同的基本理念及其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当前,主要包括西方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

2、经济学两大范式。1.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下的危机理论①“淡水学派”的危机理论。以卢卡斯、普雷斯科特等为代表的“淡水学派”,支持新古典学派的理论和政策,认为经济个体是理性的,市场机制是有效的,在政策选择上,淡水学派推崇货币政策,其理论基础来源于认为政府发行债务和增加税收在效果上等同的古典的“李嘉图等价”和“萨伊定律”,前者强调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不能起到刺激经济的效果,后者则认为自由的价格调整可以产生充分就业。因此,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不可能出现,即使出现经济波动也是暂时和偶然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修正能力能自然地化解经济中的失衡,并且认为财政政策无效。②“

3、咸水学派”的危机理论。由保罗·克鲁格曼领军的“咸水学派”,对自由放任持批评态度并主张重返凯恩斯理论和政策。这些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市场是有缺陷的,并从人性的无节制性解释经济危机的根源,即基于有限理性和集体非理性而将经济危机视为外在扰动因素产生的短期生产过剩,这或是源于信用、利率等因素带来的货币冲击,或是固定资本的大量更新以及新投资的急剧增长带来了产出的扩张;同时,在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选择上,“咸水学派”认为传统的货币政策已难以发挥有效作用,而主张不折不扣地贯彻凯恩斯主义的补偿性财政政策。注释:①淡水学派:支持新古典宏观派的理论和政策的学者主要是普雷斯

4、科特、卢卡斯、法玛、科赫然以及贝克尔等,他们所在的芝加哥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坐落在五大湖边,因而被称之为“淡水学派”。②咸水学派:对自由放任持批评态度而主张回到凯恩斯理论和政策的健将则是以克鲁格曼、德龙等为代表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加州伯克利分校等的大学教授,它因靠近海边而被称为“咸水学派”。2.马克思经济学范式下的危机理论马克思经济学从生产和分配领域来探求经济危机的根源:第一,经济危机的实质是总供给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的过剩。马克思揭示了资本对利润的贪婪和追逐,使得资本有无限扩大生产力的趋势,而资本积累增加的结果

5、必然引起用于直接消费的收入减少,造成生产相对过剩。因此,相对于资本无限追求发展生产力的趋势,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收入差距的扩大、群众的贫困和其有限消费才表现为引发危机的因素。第二,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固化了两大基本矛盾:一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二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两大基本矛盾的激化必然造成供求脱节,引发经济危机。第三,信用制度是危机爆发的催化剂。正是信用制度在繁荣时期的惊人发展和借贷资本需求的剧增,造成了停滞时期的信用紧迫。信用链条任何环节的的断裂,情

6、况恶化后都蕴含着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三大危机理论相比较而言,虽然“咸水学派”彻底地批判了“淡水学派”无视危机可能性的理论基础——市场的有效性,但是二者在根本立场上一致,即宣扬、维护和修正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咸水学派”即使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含的冲突性,依然坚信政府有能力协调修复,亦无法触及经济危机的根源。马克思经济学则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根本性的内在缺陷,危机问题的彻底解决只能靠整个社会制度的变革。二、美国金融危机根源的深层次分析观本次金融危机酝酿、爆发和全面升级的历程(见图1),不难发现美国次贷泡沫的爆裂只是导火索,在泡沫形成、积聚、破裂、渗透

7、、危机全面爆发的各个阶段的背后有着某种矛盾,随着矛盾的发展与演化,流动性过剩、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透支消费、监管缺位、低估风险等等问题与现象只不过是矛盾激化进程中的外在表现。图1美国金融危机产生和传导机制图示1.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资本主义世界中,与现代工业相伴随的历次经济危机,其实质都是生产的相对过剩。而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同样表现为“生产过剩”,一方面是经济失衡下的房地产业生产过剩,一方面是信用过剩。当金融危机升级为全球经济危机时,其本质不过是全球的产能过剩和信用的急剧扩张,因此,危机的实质并没有改变。观察图1中的“流动性过剩”,其成因

8、为:一是低利率的条件下美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造成了房地产业的过剩供给。在2001~2005年间,房地产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