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建筑调研报告1

博物馆建筑调研报告1

ID:47665925

大小:2.26 M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27

博物馆建筑调研报告1_第1页
博物馆建筑调研报告1_第2页
博物馆建筑调研报告1_第3页
博物馆建筑调研报告1_第4页
博物馆建筑调研报告1_第5页
资源描述:

《博物馆建筑调研报告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博物馆建筑调研报告1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调研对象】:湖北省艺术馆,武汉美术馆【摘要】: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本文通过调研湖北省艺术馆,湖北省美术馆,对建筑和城市的关系,博物馆展览空间,休息空间,表现空间特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泥塑艺术历史,和怎样创造出符合泥塑艺术特性的展览空间做了思考。【关键词】:陈列空间,表现空间,采光,人流引导,泥塑艺术【正文】一.实地调研(一).湖北省艺术馆1.入口与城市:湖北

2、省艺术馆位于武汉市武昌东湖之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与湖北省博物馆相毗邻。艺术馆占地面积15318平方米,主体建筑地上4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1.1文化性:博物馆是人类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宝库,博物馆作为对公众进行文化普及教育的场所,一般选在城市文化区。艺术馆与省博物馆相毗邻,湖北省美术学院,昙华林等艺术文化场所也在周围。共同组成武汉市文化区。1.2大众性:艺术馆是为公众文化需求服务的公共建筑,每天要接待大量的观众,具有大众性,参观艺术馆人群分两类,一类以老年人群为主,艺术馆对于他们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晨练散步

3、进入艺术馆周边环境,在艺术馆广场上活动,然后进入展厅参观,或者直接离开。另一种人群乘坐交通工具专门看展览,然后乘坐交通工具离开。针对两种不同活动人群艺术馆退离城市主干道较远距离,形成一个疏散人流的广场,同时为第一种人群提供晨练散步场所,讲艺术馆与城市交通绿化有机结合。针对第二种人流,艺术馆附近有公交车站,广场上围绕环形入口增设停车位,并用绿化带与交通主干道隔开,形成机动车和自行车出入口,交通便利。1.3入口:为连接广场和内部空间,艺术馆用两排柱廊围合出一个过渡空间作为建筑主入口。约十米高的柱廊,和古希腊古典柱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富

4、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形成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玻璃顶和结构在阳光照射下形成奇妙的光影效果,充满流动感的空间和巨大雕像,给人庄严宁静的心理感受,将外部嘈杂空间和艺术馆内部宁静空间成功过渡,与周围环境融合。人们通过入口空间内心平静下来,只有在宁静下才能欣赏艺术品的真味。这也是艺术馆内特殊的表现空间。这样的空间没有实际功能,其本身形态却能给人一种特殊体验,达到心灵的震撼,从而激发人们对内心对艺术的探寻。作为博物馆,这样的空间是博物馆打动人和极具魅力的必要空间。除主入口外,艺术馆还有贵宾入口,次入口,办公区入口,电影院入口,展品入口,等

5、疏散不同人流,管理不同功能的次入口。它们都位于次干道临近处。2.平面功能:主体建筑地上4层,地下1层,馆内有十个展厅,展区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线总长度1200多米,可同时举办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展览。此外还拥有多功能学术报告厅,贵宾厅,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培训中心,电影厅,中西餐厅,咖啡厅等。一层为1.2号展厅,电影厅,音乐厅,贵宾厅,休闲区,总服务服务台和咖啡屋。办公室,电影厅,音乐厅,贵宾室都有自己的出入口。一层中大厅和展厅由两个光厅隔开。光厅同时也是绿化空间,交通空间和休息空间。两光厅内分别分布主楼梯和观光电梯。光厅通高

6、,形成共享绿色空间,同时将每层划分成明显的两个弧形功能空间。通过跨越光厅的架空廊道将前半弧空间和后半弧展厅,办公空间相连。办公室和展厅通过前厅连接形成线形空间,这种空间布局从一层一直延续到顶楼。前半弧在二层是固定展览空间在三层形成一个露天广场,后半弧在四层形成另一个露天交通过道。这两个广场是美术馆的又一休息空间。前广场即可供游客休息,又是艺术馆的另一个展示平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