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dle平台的虚拟班级知识共享策略

基于moodle平台的虚拟班级知识共享策略

ID:47847191

大小:8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26

基于moodle平台的虚拟班级知识共享策略_第1页
基于moodle平台的虚拟班级知识共享策略_第2页
基于moodle平台的虚拟班级知识共享策略_第3页
基于moodle平台的虚拟班级知识共享策略_第4页
基于moodle平台的虚拟班级知识共享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moodle平台的虚拟班级知识共享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MoodIe平台的虚拟班级知识共享策略[摘要]虚拟班级屮的知识共享是个体间、组织间互动转移、内化与创新知识的过程,它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促进知识的创新与应用。但是主体在虚拟班级知识共享过程中存在着共享意识淡薄、共享能力欠缺、共享质量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知识共享的实现。通过提供认知工具、建立推送机制、应用激励手段、创设多元化交互方式、共建资源等策略,可以为提升知识共享的质与量提供保障。[关键词iMoodle平台;虚拟班级;知识共享;策略[中图分类号J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

2、8097(2013)12-0085-06[D0I]10.3969/j.issn.1009-8097.2013.12.016引言班级是学校的基木单位,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在当今Web2.0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网络课程的普遍推广时代,班级已由原来的现实班级独占鳌头,发展到如今的现实班级与虚拟班级共存口互补互融的教学组织形式。所谓虚拟班级是指以在线教师和在线学习者为主体,以网络课程平台为空间,开展在线教与学活动的新型学习组织。它是借助在线学习坏境和工具,以学习者为主体,以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为主耍活动,构筑在网络信息化平

3、台上的一种新型学习组织。知识共享作为知识拥有者与知识需求者之间的互动与沟通的过程,在虚拟班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学习者知识的巩固、重构与创新,有利于增强虚拟班级的凝聚力。基于Moodle平台的虚拟班级是指以Moodle平台中课程空间为环境,以现实班级成员为主体,以课程学习为目标而组织起来的在线学习共同体。Moodle平台作为一款比较流行的、支持多国语言的免费开源的应用软件,在知识的传递、交流与储存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为虚拟班级成员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知识共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实践表明,虚拟班级中知识

4、共享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知识的传递者和知识的接收者缺乏相应的知识共享能力,显性知识缺乏冇效组织,隐性知识缺乏外显化:知识共享意愿淡薄,有些成员往往隐藏自己的知识不愿意与人分享,还有很多学生为了减少对知识共享活动的投入而“搭便车”;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使得很多错误、无价值的知识在成员中共享,知识共享质量不高。这些问题导致虚拟班级知识共享活动不能顺利与高效地展开,不能很好地发挥虚拟班级在知识共享方面应有的作用。鉴于此,虚拟班级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以及促进知识共享的策略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虚拟班级知识共享过程及

5、意义1.知识共享的内涵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已经形成了共识,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兴趣。知识共享最早出现在企业管理领域,它指的是组织中的员工或团队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知识交换和讨论,扩大知识的使用价值,创造出新知识,从而构造企业的知识优势。现在逐渐被应用在教育、农业等多个领域。由于学科背景和研究方向不同,国内外学者对知识共享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界定。Hendriks从沟通的视角将知识共享看作一个沟通的过程,他认为知识共享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知识

6、的拥有者将其拥有的知识外化,可以通过演讲、著作、构建数据库等形式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递给需要的人;笫二阶段是知识需求者通过倾听、模仿等形式选择性的通过同化和顺应,将所需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当中。Nonaka从知识转化的角度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课本、期刊、参考资料、视听媒体、专利文献、数据文档及其数据仓库等形式存在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无形的,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而获得的未经组织化的个人信息,与个人的经验和体验息息相关,是一种非结构化的个人知识。隐性知识是理解显性知识的基础,比如说甲要理解乙

7、所说的内容,那么甲和乙必须具有一定的潜在的知识基础交叉关系。这些关于知识共享的界定尽管表述方式冇所不同,但是都包含着共同的因素,即知识的传递者与接收者,以及知识的交互与内化过程。鉴于上述诸位学者对知识共亨内涵的解释,我们可以将虚拟班级中的知识共亨理解为:在虚拟班级中知识的拥有者将自身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通过各种媒介和技巧传递给接收者,知识接收者通过选择和重建将其内化的过程。2•虚拟班级知识共享过程对于知识共享的过程,许多学者从不同视如进行了探讨。日木学者Nonakat,〜j从知识转化的角度提出了著名的SECI知识创新

8、螺旋模型,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夕卜在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内隐化(internalization)四个过程。英国学者MymaGilbert等人将组织中知识转移过程分为知识获取、知识沟通、知识应用、知识接受、知识同化等五个阶段。王开明等把知识转移的过程类比为信息的发送过程,其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