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优质高产安全生产技术

水稻优质高产安全生产技术

ID:47863365

大小:165.50 KB

页数:65页

时间:2019-07-02

水稻优质高产安全生产技术_第1页
水稻优质高产安全生产技术_第2页
水稻优质高产安全生产技术_第3页
水稻优质高产安全生产技术_第4页
水稻优质高产安全生产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优质高产安全生产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水稻优质高产安全生产技术一、推广应用背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工业、交通等建设用地迅速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总产量也有下降趋势,已不能完全满足我国人民生活的需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大米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不断加重,农产品的安全品质也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广泛应用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大力推广水稻优质高产安全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我省水稻产量、大米品质和安全性,对提高我省大米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民种稻的积

2、极性具有重要作用。二、关键技术环节1、选择优质高产水稻品种选择产量高、米质达到国标三级以上优质水稻品种。适合苏南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有杂粳86优8号,常优1号,武香粳15号等;适合苏中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有武香粳14号、9538等;适合苏北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有连粳3号等。2、水稻品质调优与质量全程控制技术三、相关配套技术1、推广节氮平衡施肥技术。推广秸秆、绿肥还田,突出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料,创造有利于优质米生产的最佳土壤环境;推广精确配方施肥,节氮增磷钾,同时重视与米质形成关系密切的硅、锌、硒、镁等微肥的施用;推广化

3、肥深施、湿润追肥技术,以及化肥增效剂、高效叶面肥等物化技术产品,提高肥料利用率。亩施纯氮总量控制在12.5公斤左右,其中有机氮占30%以上。氮磷钾配比1:0.5:0.5。2、推广节水优质安全灌溉技术。重视灌溉水质量,水质达国家标准。全面推广节水浅湿栽培,生育中期适时多次轻搁田,结实中后期切忌断水过早,又要防止长期淹水,以提高结实性能,增粒增重,提高稻米商品价值。653、推广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推广栽培避螟、振频式杀虫灯等农业和物理防治技术,全面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病虫防治用药次数减少1个亩次以上,单位面

4、积农药用量下降30%以上。4、新型高效种养技术。开发应用稻田养殖、稻鸭共作等高效种养技术。四、适宜推广地区全省五、达到的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水稻亩产达到550kg以上,米质达到国标三级以上,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达到无公害标准,亩增加经济效益50元以上。六、提供技术单位及联系方式扬州大学农学院0514-7979276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025-86263321南京农业大学等七、社会经济效益按该项经济技术指标每亩增收50元计,全省实际推广面积1000万亩计算,全省可增收5亿元。2水稻旱育简易高效技术一、推广应用背景旱

5、育稀植技术经过多年的应用,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一技术在高寒地区发挥了很大的增产效果。但是由于我省各稻区水稻育秧期间普遍气温较高,我省推广应用以来,其工序繁杂、秧床培肥时间长、控水时间掌握不当、毁灭性的立枯等病害时有发生等弱点渐渐显现,限制这一技术潜力的发挥。简化的旱育技术使得培肥技术简化、时间缩短、兼具病虫的防治效果好等特点,定时定量的控水技术,使得旱育秧的生育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初步的试验示范表明,该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本、省工、高效的效果,应用前景广泛。二、关键技术环节65通过专用药剂,使得秧床土壤的培肥

6、和熟化时间大大缩短,省略了大部分秧床准备和制作工序,提高了工效。通过选用适宜的覆盖物代替地膜,降低成本、防止高温烧苗。实现“四免二省二增”,即免苗床培肥、免浸种催芽、免盖营养土、免盖地膜;省秧田、省种子;增产、增收。三、相关配套技术旱育秧田的水分控制技术,尤其是移栽前防止旱育回水育的水分控制技术;简易旱育秧专用药剂、专用肥料使用技术。四、适宜推广地区全省旱育秧地区。五、达到的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该技术将旱育秧21道工序简化成8道;比常规旱育秧节省秧田0.05亩;节省一亩秧田用工4.2个;每亩节省用种0.25-0.5

7、公斤;节省水电药肥投入成本8元;比常规水育秧每亩增产25公斤;每亩增收63元。六、提供技术单位和联系方式淮阴市农科所五、社会经济效益按该项技术技术经济指标亩增63元,实际推广面积100万亩,可增收0.63亿元3水稻条纹叶枯病综合防治技术一、推广应用背景水稻条纹叶枯病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我省暴发以来,发生程度不断加重,发生范围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我省水稻生产中新上升的、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2001年以来年发生面积均在1000万亩以上,一般地区失治田块病穴率超过50%,重发地区病穴率超过90%,减产超过5成,甚至绝

8、收。经省农科院植保所、省农技推广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等三家单位合作研究,目前在病害暴发原因、监测方法、应急控制技术、抗病品种筛选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65二、关键技术环节1、水稻条纹叶枯病监测预警技术;2、病害传毒介体灰飞虱控制技术。三、相关配套技术1、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2、种子药剂处理技术;四、适宜推广地区本技术适用于全省条纹叶枯病发生地区。五、达到的主要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