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渗流

第十一章渗流

ID:47923525

大小:215.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1-01

第十一章渗流_第1页
第十一章渗流_第2页
第十一章渗流_第3页
第十一章渗流_第4页
第十一章渗流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渗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 渗流 流体在孔隙介质中的运动称为渗流。流体包括水、石油、天然气等。孔隙介质是指由颗粒或碎块材料组成的内部包含许多互相连通的孔隙和裂隙的物质。常见的孔隙介质包括土壤、岩层等多孔介质和裂隙介质。有些水工建筑物本身就是由孔隙介质构成的,如土坝、河堤等。研究渗流的运动规律及其工程应用的一门科学便是渗流力学。在水利工程中,渗流主要是指水在地表以下土壤或岩层孔隙中的运动,这种渗流也称为地下水运动。研究地下水流动规律的学科常称为地下水动力学,是渗流力学的一个分支。在社会的许多部门都会遇到渗流问题。例如,石油开采中油井的布设,水文地质方面地下水资源的探测,采矿、化工等。在水利部门常见

2、的渗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经过挡水建筑物的渗流,如土坝、围堰等。(2)水工建筑物地基中的渗流。(3)集水建筑物的渗流,井、排水沟、廊道等。(4)水库及河渠的渗流。上述几方面的渗流问题,就其水力学内容来说,归纳起来不外乎是要求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确定渗流量;(2)确定浸润线位置;(3)确定渗流压力;(4)估计渗流对土壤的破坏作用。 第一节渗流的基本概念渗流既是水在土壤孔隙中的流动,其运动规律当然与土壤和水的特性有关。一、土壤的分类一切土壤及岩层均能透水,但不同的土壤或岩层的透水能力是不同的,有时甚至相差很大。这主要是由于各种土壤的的颗粒组成不同而引起的。此外,在低水头

3、下不透水的材料,在高水头作用下仍可能透水。本章重点研究的土壤中的渗流,故可以根据土壤的透水能力在整个流动区内有无变化对土壤进行分类。任一点处各个方向的透水能力相同的土壤称为各向同性土壤,否则称为各向异性土壤。所有各点在同一方向上透水能力都相同的土壤称为均质土壤,否则称为非均质土壤。显然,均质土壤可以是各向同性土壤,也可以是各向异性土壤。均质且各向同性的土壤就透水能力而言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土壤。严格说来,只有当土壤由等直径的圆球颗粒组成时,其透水能力才不随空间位置及方向变化,才符合均质及各向同性条件。而实际土壤的情况却非常复杂,为了使问题简化,大多数情况下都假定土壤是均质的各向同性

4、的。有时渗流区中包括若干透水能力各不相同的土壤,,这种土壤称为层状土壤。就其每一层而言,可以当作均质各向同性处理。当两层土壤的透水能力相差很大时,就可以将透水性很小的土壤近似看作不透水层。二、水在土中的存在形式土是多孔多相的松散颗粒集合体,具有透水性、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等水力特性(土壤的水力特性是指与水分的储存和运移有关的性质,即水文地质性质)。因此,水在土中的渗流规律一方面取决于水的物理力学性质,另一方面还要受到土的水力特性的制约。根据分析研究结论,水在土中的存在形式有如下几种类型。(1)汽态水:以水蒸汽形式混合于空气之中,存在于土壤孔隙之内。数量很少,一般不考虑。(2)

5、附着水和薄膜水:受土颗粒分子的引力作用而挟持于土壤之中,很难运移。因此,又称为结合水。(3)毛细水:指在毛管力作用下形成的可以运移的水,其特点是可以传递静水压强。(4)重力水:指重力作用下在土壤孔隙中运动的水。作为研究宏观运动的水力学,主要研究的是重力水,仅在个别情况下才研究毛细水和薄膜水。例如,研究极细颗粒土壤中的渗流以及在室内进行渗流观测时,就应该考虑毛细水作用。土壤按水的存在状态可分为饱和带与非饱和带(又称包气带)。饱和带土壤孔隙全部为水所充满,主要为重力水区,也包括饱和的毛细水区。毛细水区与重力水区的分界面上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此分界面称为潜水面或地下水面。为简单期间,

6、常将潜水面作为饱和带的顶面。非饱和带的土壤孔隙为水和空气所共同充满,其中汽态水、附着水、薄膜水、毛细水、重力水都可能存在,其流动规律与饱和带重力水的流动规律不同,非饱和带中除重力外,还有土粒吸力、表面张力等作用,而且液流横断面和渗透性都随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饱和带重力水按其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可分为潜水与承压水。三、渗流模型渗流是水在土壤孔隙中的运动,但由于土壤孔隙的形状、大小及分布情况极为复杂,渗流水质点的运动轨迹也很不规则的,要详细研究渗流在每一孔隙中的运动是非常困难的。况且在工程实际中,也没有必要了解具体孔隙中的渗流情况,只需要了解渗流的宏观平均效果。为此,按照生产实际需要对

7、渗流加以简化,提出了渗流模型的概念。具体可以这样来考虑渗流问题:①不考虑渗流路径的迂回曲折,只考虑它的主要流向;②不考虑土颗粒的存在,认为整个渗流空间全部为液体所充满。即渗流模型是指整个渗流区全部为液体所充满,似乎无土颗粒存在一样,渗流区域就是渗流流场。显然,渗流模型的实质在于把实际上并不是充满全部空间的液体运动看作是连续空间内的连续介质的运动。这样一来,就符合了连续介质要求,就可以利用已经建立的有关描述液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方程。例如在渗流场内就存在着渗流流线、流管、过水断面、断面平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