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104-1995安徽中稻栽培技术规程.pdf

db34t104-1995安徽中稻栽培技术规程.pdf

ID:48066846

大小:158.47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0-24

db34t104-1995安徽中稻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34t104-1995安徽中稻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db34t104-1995安徽中稻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安徽省地方标准安徽中稻栽培技术规程DB34/T104-1995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麦(油)茬中稻生产的目标、品种选用、育秧、移栽、田管、收获等全过程栽培技术。本规程适用于安徽淮河流域的麦(油)茬中稻地区应用,也可供长江流域的中稻生产区参考。2栽培目标2.1稻谷产量9000kg/ha,品质达部颁优质米标准,单位稻谷成本比当地常规栽培法平均低10%。2.2产量结构:有效穗分为大穗型270-300万/ha,穗粒兼顾型390-420万/ha。每穗实粒数90-140粒,千粒重25g以上,分蘖率70-80%

2、,茎蘖成穗率和结实率80%以上。3栽培技术要求3.1技术路线: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多抗良种(组合)适当减少播种量、穴苗数、攻蘖肥和灌水量,在最佳穗数基础上显著提高分蘖穗率、茎蘖成穗率、结实率和穗谷重,达到高产优质高效。3.2品种(组合):因地制宜选用全生育期130-140d,高产优质多抗良种(组合)。3.3育秧3.3.1育秧方式:以湿润育秧为主:早熟油菜等前作让茬较早的,可配套薄膜育秧;小麦茬迟栽的可辅以两段育秧。积极推广旱育秧,关于旱育秧技术可参照《早稻栽培技术规程》。3.3.2秧苗素质:秧龄30-40d

3、,叶龄6-8叶,单株带大分蘖1-3个,苗挺粗壮,叶色青秀,短白根多,无病虫。3.3.3秧田选择:选灌排方便,轻壤土,病虫杂草少的田块。3.3.4秧田整做与施基肥:播种前干耕水耙整平做畦,畦宽1.4-1.7m,畦面平、净,秧板下层通气性好,上层软而不糊。耕前施秧田基肥,耖田时施面肥,中等肥力田基、面肥施腐熟有机肥和化肥折全纯N75-105kg/ha,缺P、N的田施P2O5、K2O75kg/ha。3.3.5播期:栽大麦、油菜茬,4月中、下旬播;栽小麦茬5月上、下旬播。3.3.6播量:按品种(组合)、秧龄和种子成

4、苗数决定,常规稻播300-450kg/ha,杂交稻播150-225kg/ha。秧、大田比为1:10。3.3.7催芽:将经晒、选过的种子装入粗布(或尼纶编织)袋内,在水中浸籼稻2-3d,水温低于20℃延长0.5-1.0d,每天换水一次。浸种最后一天用强氯精或其它药剂浸种清毒,随后用水冲净,起水保温催芽。种子数量多的可用地窑催芽、温室催芽;数量少的可用箩筐催芽,即在箩筐周围包麦草或其它保温材料,放入用50℃温水预热的稻种,覆草盖严后用塑料膜保温,保持30-50℃破胸20-25℃长根,保温长芽,15-20℃炼芽。

5、3.3.8播种:将芽谷播到秧畦上,要求分畦定量,落谷均匀,播后塌谷或覆盖一层草木灰(或细火土粪)以保温防雀害。气温低于20℃,一叶一心前宜覆盖塑料薄膜保温。3.3.9秧田管理:二叶期前沟灌保持畦面湿润,晴天中午或大雨前灌水护畦,二叶期后浅水不断。二叶一心期施离乳肥促蘖,施纯N60-75kg/ha。安徽省技术监督局1995-03-15批准1995-04-01实施DB34/T104-1995一叶一心期排干沟水喷多效唑300ppm液,1500kg/ha。秧田期主要防治稻蓟马,秧田每次用3570g/ha、杀虫双防治

6、1-2次,并兼治其它害虫。不抗白叶枯病的品种,可在三叶期喷洒20%川化018(粉剂3000g/ha兑水750kg)。三叶期前匀苗,移密补稀,注意防治鼠雀害,移栽前拔草除杂。3.4大田整做前茬收获后干耕晒垡3-4d,耕深15㎝左右(漏水田、新稻田或遇连阴雨宜水耕抡耙),灌水耙平,土肥混匀,土碎泥烂不起浆,田面高差3.0cm以下。耕前施基肥,耙平施面肥。基肥施有机N60-75kg/ha,面肥施复合肥或碳铵375-300kg/ha。3.5移栽:大麦、油菜茬于5月中、下旬栽,小麦茬6月15日前,力争早栽。宽行窄株,

7、行株20-27㎝,株距17-13㎝。穴苗数按肥力水平、品种(组合)和秧苗素质而定,一般杂交稻1-2本,常规稻2-4本,栽插要求达到浅、匀、稳、直。3.6大田管理3.6.1目标:栽后7d内始蘖,13-15d盛蘖,20-25d够苗。最高茎蘖苗345-480万/ha,最大叶面积系数7-8,齐穗期封行不封顶,单茎有绿叶5片,收割时秆青籽黄。3.6.2施肥:中等肥力田施纯N180-210kg/ha,K2O165-195kg/ha,P2O575-90kg/ha。其中拔节期看苗看天施尿素75-60kg/ha;孕穗期施尿素

8、90-75kg/ha。抽穗期防早衰可因地制宜选用喷施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3.6.3管水:活棵前、孕穗和开花期灌浅水,其余均以保温为主,浅水湿润浇灌。穴苗数(包括分蘖)达8-10个时开沟晒田,晒到泥不陷脚田开裂,复水后旺长的可再晒,如此反复到拔节。若遇连阴雨影响晒田,水源充足时可改用深灌(10-20㎝)控分蘖。后期注意保湿到黄熟。3.6.4病虫草害防除:以防为主,综合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组合)进行种子消毒。切忌过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