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SBR工艺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pdf

传统SBR工艺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pdf

ID:48113195

大小:159.93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5

传统SBR工艺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pdf_第1页
传统SBR工艺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传统SBR工艺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研究与探讨广东建材2010年第10期传统SBR工艺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郭航向(中山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摘要:分析了传统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在容积利用、脱氮除磷等方面的不足,从改进运行方式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关键词:SBR工艺;脱氮除磷;改进措施SBR法具有不易发生污泥膨胀、污泥沉淀性能良好、抗外部冲击能力强,运行灵活、脱氮除磷性能良好、工艺流程简单,土建和投资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但是传统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工艺在设计及运行仍存在一定局限性。I传统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缺点分析1.1脱氮除磷效率较低SBR工艺的运

2、行过程主要通过时序来控制,每一运行周期分为进水、曝气反应、沉淀、排放、闲置5个阶段。虽然传统的SBR工艺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效果,但在目前的工程实际应用中,SBR工艺大多以基本运行方式进行设计和运行控制,当要求同时进行有机物、氮和磷的去除时,基本的运行方式虽在有机物的去除方面效果较好,但因脱氮除磷所需的环境条件及所需基质的不同和产物间彼此的相互影响,往往使SBR工艺难以达到理想的脱氮除磷效果,主要表面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运行方式中的一个运行周期内各阶段的工作是按时序进行的,其中沉淀、排水、排泥的操作过程对保证出水

3、中的低磷浓度极为不利,而沉淀和排水阶段所需的时间一般为2h左右,此时污泥处于厌氧和缺氧状态,因而将使污泥中的部分磷提前释放而影响出水中磷的浓度。(2)虽然在SBR的整个运行过程中有厌氧(或缺氧)与好氧环境的交替,使沉淀、排水及排泥阶段的污泥可处于良好的厌氧或缺氧状态,但因此时反应器中的有机底物已所剩无几,因而无论是对于反硝化还是聚磷菌的磷释放,都不具备足够的易被聚磷菌所利用的有机底物。(3)对脱氮除磷处理要求而言,SBR工艺的基本运行方式虽充分考虑了进水基质浓度及有毒有害物质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而采取了灵活的进水方式(如

4、非限量曝气一22一等),以提高工艺抗冲击负荷的能力,但由于这种考虑与脱氮或除磷所需的环境条件相左,因而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削弱脱氮或除磷的效果。就除磷而言,采用非限量或半限量进水方式,将影响磷的释放;对脱氮而言,则将影响硝态氮的反硝化作用而影响脱氮效果。因此,要使传统的SBR工艺在保证对有机物去除的同时兼有脱氮除磷的效果则必须对其运行工况加以改进。1.2停留时间较长,导致投资增加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第6.6.36要求:SBR反应池容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V=丽2丽40SoT(式1)式中:

5、卜每个周期进水量(m。)ot。广每个周期反应时间(h)。Sr生物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L);X——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SS/L);L-生物反应池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泥负荷[kg~BODJ(kgMLSS·d)]。根据以上公式,以城市生活污水为例,如按进水、曝气反应、沉淀、排放、闲置5个阶段来考虑,计算后其停留时间通常在20h以上,另一方面,由于存在闲置阶段,容积利用率低因此,与其它活性污泥法相比,其降低工程投资方面并无明显优势,相反增加了运行管理难度。必须对其运行方式进行改变,才能实现其处理

6、效果好、投资低的优点。2改进措施2.1提高处理效率的运行方式改进流程流程为:进水(曝气)一反应(曝气)一沉淀排泥一排广东建材2010年第10期研究与探讨水。取消闲置阶段,同时增设生物选择区,停留时间约为l~1.5h。将混合液回流至该区域使进水与回流污泥混合接触,能达到良好的脱氮或除磷效果。在进水开始同时进行曝气,通常进水时间在l~1.5h,反应时间在2~6h,根据式一计算,其停留时间可减少20%~30%,在强化磷的释放和反硝化作用的同时,大大提高了BOD。去除效率。另一方面,采用此流程,由于存在水位差,将增加曝气运行

7、控制的难度。2.2提高除磷效率的运行方式改进流程流程为:进水一曝气一沉淀排泥一排水,取消闲置阶段。在进水阶段,需采用严格控制反应池溶解氧含量的操作方式,以使污泥在厌氧条件下充分利用进水中的基质进行磷的充分释放,在此阶段,需设置搅拌装置进行良好的搅拌,使进水与前一周期留在反应器内的污泥充分混合接触,并控制良好的厌氧环境D0::I-o.2mg/L。将曝气阶段后的沉淀、排水和排泥3个阶段作时序和操作方式的改进,变沉淀一排水一排泥为沉淀一排泥一排水的运行方式,即在沉淀阶段同时进行排泥的操作,而将排水阶段作为最后一道工序进行,

8、这样改进的目的在于进行及时排泥,防止在2.0h左右的沉淀和排水期内污泥中的磷提前释放,使聚磷菌在释放磷之前便于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从而保证出水水质。此外,以此方式运行时应合理控制曝气时间,控制硝化的过度发生并在反应器中积累而影响磷在厌氧阶段的释放,其运行周期一般控制在6~lOh之间。经实践,按此方式运行的SBR工艺,一般可获得80%~9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