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ppt1 (1).ppt

《论语》十二章ppt1 (1).ppt

ID:48158996

大小:158.14 KB

页数:67页

时间:2020-01-16

《论语》十二章ppt1 (1).ppt_第1页
《论语》十二章ppt1 (1).ppt_第2页
《论语》十二章ppt1 (1).ppt_第3页
《论语》十二章ppt1 (1).ppt_第4页
《论语》十二章ppt1 (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十二章ppt1 (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十二章教材分析:《论语十则》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学生接触古代经典文化的开始,可以说肩负着使学生学习并热爱古典文化的使命。教师应精心备课、厚积薄发,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论语》十二章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籍。《论语》十二章谈的是学习方法、求知态度、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论语》十二章保留了《论语》十则中的6章,新添了6章,分别是3、6、8、10、11、12章。从中可以看出在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方面上所占增加更多。因此,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阶段的初中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学情分析

2、:从教育心理学的分析看学情:这是学生进入七年级后第二次学习文言文,前面接触的是《世说新语》两则,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理解尚且存在较大难度,而且学习兴趣比较低。学生基础分析通过学生第一次的文言文学习,我发现我们学生文言文基础薄弱,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应降低难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归纳学习文言文知识,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能力目标理解、运用文中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翻译能力。德育目标:能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开阔胸怀,加

3、强为人处事的思想修养。重点难点分析重点: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学习方法、求知态度、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的深刻道理,能把所学知识道理付诸于实践。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第一章分析文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按时(名词作状语)复习通“悦”,愉快顺承转折生气

4、也是了解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从志同道合的人分析文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第二章分析文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名词作状语多次反省替谋事转折,却转折,却诚实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分析文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事尽心竭力了吗?和朋

5、友相交诚实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按时复习了吗?”第三章分析文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通“又”顺承迷惑,疑惑独立做事情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能听得进不同意见超过规范分析文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了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课文探究1、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

6、段?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课文探究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第四章分析文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旧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顺承新的领悟形容词作名词可以凭借做分析文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之)/为师矣。”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第五章分析文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转折,却迷惑转折,却有害子

7、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害。”第一章主要讲学习方法、乐趣和做人的态度。第二章主要强调治学的人必须重视品德的修养。第三章孔子回顾自己一生的历程。第四章讲学习方法,强调温故知新的重要性。第五章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第六章分析文义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贤德忍受简陋分析文义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