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的使用与护理.ppt

呼吸机的使用与护理.ppt

ID:48195111

大小:5.52 MB

页数:38页

时间:2020-01-15

呼吸机的使用与护理.ppt_第1页
呼吸机的使用与护理.ppt_第2页
呼吸机的使用与护理.ppt_第3页
呼吸机的使用与护理.ppt_第4页
呼吸机的使用与护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呼吸机的使用与护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呼吸机的使用与护理江巧琳铁肺当呼吸器官不能维持机体正常的气体交换,发生或可能发生呼吸衰竭时,以机械装置代替或辅助呼吸肌工作的过程称为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是一种呼吸支持技术,它不能消除呼吸衰竭的病因,只为采取针对呼吸衰竭病因的各种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人工气道人工气道的作用有效地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及异物增加肺泡内有效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及死腔,提高呼吸道气体交换率有利于机械通气或加压给氧有利于气道雾化及气道内给药常用的人工气道人手打开气道口咽导管鼻咽导管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人手打开气道按额托颚法下颚前推法口咽导管不同型号的口咽管插入长度为:门齿到耳垂的长度鼻咽导管

2、鼻咽导管是口咽导管的替代品,能有效地保持傷病者的气道暢通,尤其适合有咳嗽反射的患者,只要使用的尺码恰当,大部份患者都能适应。插入长度:鼻孔到耳垂的长度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正常位置:相当于第3至4肋水平不同型号的气管插管声门气管插管盲插管气管内插管术是建立通畅呼吸道的简捷有效的方法,为许多危重病人的抢救,创造了先决条件为有效进行机械通气创造条件清除气管内痰液或血液防止呕吐窒息解除呼吸道梗阻适应症上呼吸道梗阻需迅速建立人工气道者麻醉时需要维持人工呼吸者各种呼吸衰竭、危重患者抢救和复苏时需要利用气管插管吸痰者需进行人工辅助呼吸,改善通气功能的患者一、呼吸机的组成一个完善的呼吸机由供气

3、装置、控制装置和病人气路三部分构成。1.供气装置   由空气压缩机(提供高压空气)、氧气供给装置或氧气瓶(提供高压氧气)和空氧混合器组成。主要提供给病人吸入的氧浓度在21%~100%的高含氧气体。2.控制装置   由计算机对设置参数及实测值进行智能化处理,通过控制器发出不同指令来控制各传感器、呼出阀、吸气阀来满足病人呼吸的要求。3.病人气路 由气体管道、湿化器、过滤器等组成。二、呼吸机使用的目的1.纠正低氧血症通过改善肺泡通气量、增加功能残气量、降低氧耗,可纠正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2.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纠正严重的呼吸性酸中毒,但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并非一定要降至正常水平;3.

4、缓解呼吸窘迫缓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呼吸窘迫;4.防止或改善肺不张;5.防止或改善呼吸肌疲劳;6.保证镇静和肌松剂使用的安全性;7.减少全身和心肌氧耗;8.降低颅内压通过控制性的过度通气,降低颅内压;9.促进胸壁的稳定胸壁完整性受损的情况下,机械通气可促进胸壁稳定,维持通气和肺的膨胀。三、适应症1急慢性呼吸衰竭,呼吸频率>40次/分或<5次/分。2心源性或非心源性肺水肿。ARDS胸部创伤,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呼吸中枢控制失调,神经肌肉疾患。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大手术后通气弥散功能障碍。低氧血症,鼻导管给氧后Pa02仍低于60mmHg。四、呼吸机参数1.呼吸模式选择在

5、呼吸机的操作中,首先要选择病人呼吸模式,现代机型最常用的有三种模式:(1)A/C(辅助/控制通气):病人有自主呼吸时,机械随呼吸启动,一旦自发呼吸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生时,机械通气自动由辅助转为控制型通气。它属于间歇正压通气。(2)SIMV(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呼吸机于一定的间歇时间接收自主呼吸导致气道内负压信号,同步送出气流,间歇进行辅助通气。(3)SPONT(自主呼吸):呼吸机的工作都由病人自主呼吸来控制。2.潮气量(Vt)潮气量是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正常成人为8—10ml/kg。在机械通气时,是指患者通过呼吸机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通常按8一12ml/kg

6、来调节。3.通气频率(f)通气频率是指每分钟內机械通气的次数。要考虑PaCO2的目标水平和自主呼吸水平。成人:14—20次/分儿童:16—25次/分婴儿:28—30次/分。4.每分通气量(Vmin)每分通气量=通气频率x潮气量。正常人为5—7L/分。如大于10L则提示通气过度、如小于3L则提示通气不足。5.吸入氧浓度(FiO2)指设定与调节吸入气体氧浓度指呼吸机送入气体中氧气所占的百分比,此参数的调节以能维持患者血氧饱和度正常为目的。机械通气初始阶段可给高FiO2以迅速纠正严重缺氧,以后通常设为能维持血氧饱和度>90%的最低氧浓度,一般应低于50%,以防氧中毒。6.吸气时间

7、(TI)吸气时间是指吸气气流开始至呼气开始的这段时间。7.呼气时间(TE)呼气时间是指呼气开始至吸气气流开始的时间。8.吸/呼时间比(I/E)是指吸气时间与呼气时间比值。正常情况下:I/E=1:1.5~1:2。9.触发灵敏度(triggersensitivity)触发信号为患者吸气动作导致的管路内流速或压力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呼吸机上体现为触发灵敏度。相应的有流速触发灵敏度和压力触发灵敏度,流速触发灵敏度通常设为3—5L/min,压力触发灵敏度通常设为-0.5~-2cmH2O。现在大多采用的是流速触发。10.呼吸末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