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主体结构加固质量保证措施.doc

九、主体结构加固质量保证措施.doc

ID:48264927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19

九、主体结构加固质量保证措施.doc_第1页
九、主体结构加固质量保证措施.doc_第2页
九、主体结构加固质量保证措施.doc_第3页
九、主体结构加固质量保证措施.doc_第4页
九、主体结构加固质量保证措施.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主体结构加固质量保证措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九、主体结构加固质量保证措施(一)、钢筋工程1钢筋加工后要及时对料,检查其规格、型号、尺寸、数量以及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分类分型号架木方标识码放,不得随意代换钢筋。2所有钢筋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3绑扎过程中,检查钢筋使用位置是否正确,间距是否准确,钢筋绑扎是否有松动、漏扣等现象及绑丝朝向是否正确。检查钢筋是否有油渍,是否有颗粒状和片状老锈,检查钢筋焊接质量,如有问题应及时整改。4楼板应预先弹好钢筋线和水电位置线,然后再绑扎钢筋。5梁和剪力墙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箍筋弯钩必须为1

2、35度,且弯钩长度必须满足10d。6网状钢筋的绑扎成梅花状,并交叉进行。绑扎时,外围两行钢筋交叉点必须全部扎牢,中间部分则可隔一根呈梅花型绑扎,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移位,双向受力筋必须全部扎牢。楼板钢筋绑扎前,先在模板上弹好主筋与分布筋间距线。然后按照弹好的间距线,先摆受力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线管等。7钢筋绑扎顺序,先底层筋后上层筋,注意各种构造筋位置,绑扎现浇挑板时负筋应设置小型铁板凳,保证各钢筋位置的正确。8框架梁应先绑扎钢筋后支梁帮侧模板,楼板转角处应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绑加强筋。9钢筋绑扎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接头数在同一截面上受拉区不

3、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板面钢筋搭接,上部钢筋在跨中1/3范围内;各钢筋搭接锚固必须满足施工规范要求。10拉接筋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钢筋端部设置弯钩。11绑扎楼梯钢筋时,对上一层插筋要有临时固定措施,防止倒塌伤人。12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钢筋保护层垫块,在垫放时,原则上按1000mm间距放置,若钢筋较细(楼板、楼梯平台等),则需加密设置。13钢筋工程属隐蔽工程,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验收,并应作好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同时进行各专业联检,手续应齐全。(二)模板工程1模板及支撑模板的碗扣式钢管承重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

4、和稳定性,模板支撑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2支梁模时应根据下层引出的+500mm线找出楼板标高,拉通线铺梁底模,待梁钢筋绑扎完毕后,再立梁帮,拉线找直找正,用铁管加杠及小斜支撑加固。3支楼板模板时根据柱子上的+500mm线找出楼板标高,按标高调整板底楞木、铺模板,模板铺好后要抄平复核。4各种预埋件、预留孔洞要在模上弹线,按线设置,以保证位置准确。5模板内侧应平整,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清理干净,脱模剂涂刷均匀。6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派专人看模,发现柱、墙、梁、板模板有变形、松动现象要及时修整加固。浇筑柱、墙混凝土时,不可过于振动侧向模板,以防止跑浆。7

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项目允许偏差(mm)轴线位置5底模上表面标高±5截面尺寸柱、梁+4、-5层高垂直度全高≤5m6全高>5m8相邻梁板面高低差2表面平整度(2m长度上)5(三)混凝土工程1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在浇筑前必须提供预拌砼质量证明书。2运至现场的混凝土要做坍落度试验,坍落度以160mm±20为宜,严格控制水灰比,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要浇水湿润,但模内不能存水,振捣时不允许碰撞钢筋、水电管线及预埋件,要根据振捣棒的有效深度和半径合理布点,要快插慢拔,每点振捣20-30秒为宜,要以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不

6、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宜,要由专人负责振捣,做好混凝土浇筑记录。4浇筑间歇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如因特殊原因超过初凝时间,必须按施工缝处理。5按规范要求留置混凝土试块,要有标养的试块,还要有同条件养护的试块。6因混凝土中埋线较多,交叉重叠,为避免混凝土楼板局部厚度减少而可能出现的裂缝,拟定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控制措施如下:A.楼板内预埋电线管的控制措施:a.布置线管时,在线管上表面放置钢板网,钢板网目径为40mm。b.敷设电线管时,电线管与受力钢筋平行或交叉设置,不得垂直受力筋设置。B.其他措施:a.采用二次振捣抹压技术,在混凝土初凝前(小于2

7、h),对表面进行二次振捣抹压,使混凝土组织结构重新排列,降低水化热,消除表面泌水和干缩,增加混凝土密实度。b.二次振捣抹压后,应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封闭表面,使混凝土在潮湿的状态下硬化,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d。c.控制混凝土现浇楼板静停时间和下道工序作业时间,夏季控制在48小时,冬季控制在72小时。不得在其上进行踩踏或堆放料具,待混凝土达到规范规定强度后,方可拆模。d.在施工和易性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坍落度,减少混凝土收缩。e.要求振捣均匀,避免出现局部过振形成砂浆集中,严禁用振捣器赶料。f.混凝土未凝固前,模板和支撑体系发生沉降或移动,混凝土就会产

8、生开裂,因此,模板支撑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其上各种作用的荷载大小,模板支撑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应满足要求。板下的支撑距离不能过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