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中物理第1章从富兰克林到库仑1.1从闪电谈起学案沪科版选修1-1.doc

2018-2019高中物理第1章从富兰克林到库仑1.1从闪电谈起学案沪科版选修1-1.doc

ID:48362314

大小:23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6

2018-2019高中物理第1章从富兰克林到库仑1.1从闪电谈起学案沪科版选修1-1.doc_第1页
2018-2019高中物理第1章从富兰克林到库仑1.1从闪电谈起学案沪科版选修1-1.doc_第2页
2018-2019高中物理第1章从富兰克林到库仑1.1从闪电谈起学案沪科版选修1-1.doc_第3页
2018-2019高中物理第1章从富兰克林到库仑1.1从闪电谈起学案沪科版选修1-1.doc_第4页
2018-2019高中物理第1章从富兰克林到库仑1.1从闪电谈起学案沪科版选修1-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高中物理第1章从富兰克林到库仑1.1从闪电谈起学案沪科版选修1-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 从闪电谈起课标导思1.理解摩擦起电的本质和特点.(重点)2.知道感应起电现象.3.理解电荷守恒定律,能用定律解释起电现象.(难点)4.知道闪电的本质.一、静电现象的发现1.对摩擦玻璃起电的理解:电不能因摩擦而创生,而只是从摩擦物转移到玻璃管,摩擦物失去的电与玻璃管获得的电严格相同.2.感应起电:用带电体靠近绝缘导体,使绝缘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二、电荷守恒规律1.起电的实质:物体的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中的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去,该物体呈现正电,

2、另一物体呈现负电.所以,带电是由于电子的转移产生的.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三、推动电学研究的科技发明1.摩擦起电机大约在1650年,德国的盖里克发明了第一台能产生大量电荷的摩擦起电机.2.莱顿瓶在1745年至1746年,物理学家克莱斯特和荷兰莱顿大学的穆欣布罗克同时发明了一种贮存电的装置——莱顿瓶.摩擦起电机和莱顿瓶的发明,解决了如何获得大量电荷和有效地贮存电荷的难题,为进一步研究电现象提供了强有力的

3、实验手段.四、尖端放电电荷在导体表面的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越是尖突的部分,电荷密度越大,也越容易放电,这称为尖端放电.五、富兰克林统一天电与地电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做了一次风筝实验,证明摩擦起电所获电的性质和天空中的闪电是同样的.一、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1.摩擦起电(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两个不同种的物体相互摩擦,其中一个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另一个物体获得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由于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过程中由于摩擦力做功,对核外电子的束缚

4、能力弱的原子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强的原子获得电子而带负电,且两个物体带等量的正、负电荷.(3)摩擦起电的本质: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得到这些电子而带负电.即摩擦起电是物体间电荷的转移引起的.2.感应起电(1)用带电的物体靠近没有带电的物体,也能使没有带电的物体带电.例如,将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一个原来没有带电的金属导体,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就会发生移动,从而在导体表面出现“感应电荷”.(2)感应起电时,原来不带电的导体的两端同时感应出等量的异种电荷,且靠近带电体一端感应出的电荷与带电体

5、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一端感应出的电荷与带电体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3)感应起电的本质: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即物体中发生电荷的转移.【特别提醒】 1.感应起电和摩擦起电的不同是前者没有接触而只是靠近,后者必须直接接触.2.感应起电过程只是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使导体两端显出不同电性,而实质上导体仍不带电,导体上正负电荷的数目仍然相等.3.接触起电(1)用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去接触另一个带电的物体,带电物体的净电荷的一部分就会转移到原来不带

6、电的物体上,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电.(2)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球发生接触时,同种电荷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异种电荷先中和后再平分;两个导体球分离后,各带等量的同种电荷(恰好中和时,两导体球都不带电).(3)接触带电的本质: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电荷的转移.【深化探究】 感应起电能使物体带电,你认为对使用的物体应有怎样的要求?这种方式能使绝缘体带电吗?提示:感应起电中要使物体带电,物体内的电荷必须能自由移动,在带电体的作用下,电荷向两端集聚,因此,物体应是导体.而绝缘体内部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所以不能用感应的方法起电,一

7、般可以用接触或摩擦的方式使其带电.二、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在不同物体或物体不同部分间的转移.当一个物体得到电荷时,其他物体失去电荷;它所得到的电荷就是其它物体失去的电荷.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在一个系统的内部,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总的电荷是不改变的.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一、认识静电现象 (多选)原来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电1.6×10-15C,丙物体

8、带电8×10-16C.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17592000】A.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C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2.4×10-15CC.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8×10-16CD.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C【导析】 (1)相互摩擦后两物体带等量异种电荷.(2)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接触后带等量的同种电荷.【解析】 由于甲、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