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5章 分组交换技术.ppt

5第5章 分组交换技术.ppt

ID:48410521

大小:5.95 MB

页数:160页

时间:2020-01-19

5第5章 分组交换技术.ppt_第1页
5第5章 分组交换技术.ppt_第2页
5第5章 分组交换技术.ppt_第3页
5第5章 分组交换技术.ppt_第4页
5第5章 分组交换技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5第5章 分组交换技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5章分组交换原理与技术分组交换原理5.1X.25建议5.2路由选择5.3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5.4帧中继技术5.5ATM交换技术5.65.1分组交换原理5.1.1分组交换的基本概念5.1.2统计时分复用5.1.3逻辑信道5.1.4虚电路与数据报电路交换的特点:带宽固定同步和对称性没有差错控制分组交换的产生数据通信的业务特征:突发性(可变比特率)异步和非对称性差错敏感性报文交换的特点:存储转发异步和非对称性时延大(可变比特率)分组交换也叫包交换,它是以分组为信息单位,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络中传递信息的交换方式。基本思想:将用户信息分割成小的数据块—分组(Packet)分组具有

2、统一格式,包含用于控制和选路信息各分组以“存储转发”的方式在网络中传递。5.1.1分组交换基本概念采用分组交换的通信网称为分组交换网。分组的形成来自终端的用户数据可能是很长的报文,需要将该报文拆分成若干段,并加上分组头,组成一个完整的分组(packet)。用户报文分组头用户数据5.1.1分组交换基本概念交换节点A交换节点B交换节点C分组1分组交换过程分组2分组3分组4分组5分组1分组2分组3分组4分组5传播时延发送时延处理与排队时延5.1.1分组交换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统计时分复用(也称为异步时分复用)异步的含义是指可变的,不固定的。在给用户分配资源时,不像同步时分那样固定分配

3、,而是按需动态分配。只有在用户有数据传送时才给它分配资源,因此线路的利用率更高。5.1.2统计时分复用工作原理缓冲器缓冲器1b1c1b2b3c2c32c1b1b21b325.1.2统计时分复用缓冲器c2c3技术特征动态地分配信道时隙和资源,线路利用率较高。附加时延。多个用户同时传送数据时,需要竞争排队,引起排队时延。数据丢失。若缓冲器溢出,则导致数据丢失。5.1.2统计时分复用5.1.2统计时分复用在统计复用线上 如何区分各用户的数据信息呢?缓冲器缓冲器1b1c1b2b3c2c32c1b1b21b32缓冲器c2c3在统计时分复用中,对各用户的数据使用标记进行区分。这样,在一

4、条共享的物理线路上,就形成了逻辑上分离的多个子信道。这种子信道称为逻辑信道,用逻辑信道号(LCN)标识。逻辑信道号由逻辑信道群号及群内逻辑信道号组成,二者统称为逻辑信道号。5.1.3逻辑信道基本概念逻辑信道的形成过程终端255254201计算机进程进程进程……复用器逻辑信道2552542015.1.3逻辑信道ABC逻辑信道的特点逻辑信道与呼叫一一对应。逻辑信道只具有局部含义。逻辑信道号是一种客观存在。5.1.3逻辑信道分组交换网的服务虚电路服务:提供面向连接的信息传送。数据报服务:提供无连接的信息传送。5.1.4虚电路与数据报DTEDCEPSEPSEDCEDCEPSEDTE

5、-数据终端设备DCE-数据电路终结设备PSE-分组交换设备虚电路服务所谓虚电路服务,是指用户在数据传送之前通过网络建立一条端到端的逻辑上的虚连接。实电路?5.1.4虚电路与数据报虚电路和实电路有何区别?虚电路工作示意图节点1节点2节点3节点5节点4终端A终端C终端D终端B5.1.4虚电路与数据报虚电路与逻辑信道节点1节点2节点3节点5节点4终端A终端C终端D终端BLCN=99LCN=10LCN=50LCN=30LCN=15LCN=60LCN=75LCN=1005.1.4虚电路与数据报LCN=30虚电路服务交换式虚电路(SVC)永久虚电路(PVC)5.1.4虚电路与数据报数据

6、报服务节点1节点2节点3节点4终端A终端Babcabcacbabc5.1.4虚电路与数据报虚电路和数据报的比较比较项目虚电路数据报建链过程必须有不需要目的地址仅在连接建立时使用,建链后,分组使用虚电路号每个分组都含有目的地址路由选择在虚电路建立时进行,所有分组均按同一路由传送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节点出故障经由故障点的虚电路均中断丢失分组,但可经由其它路由分组顺序总是按发送顺序到达目的站到目的站时可能与发送顺序不同差错处理由通信子网负责由主机负责流量控制由通信子网负责由主机负责5.1.4虚电路与数据报第5章分组交换原理与技术分组交换原理5.1X.25建议5.2路由选择5.3流

7、量控制与拥塞控制5.4帧中继技术5.5ATM交换技术5.6X.25是ITU-T制定的公用分组网接口规范。X.25是在传输介质质量较差,对数据通信速率要求不高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含有复杂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措施,速率不高,适于广域网。5.2X.25建议5.2.1X.25的提出5.2.2X.25分层协议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分组层帧层协议物理层协议高层协议X.25分组层协议物理接口DTEDCE与远程DTE之间的高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分组层(1)物理层定义传输媒体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典型协议:X.21建议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