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实际问题教案.pdf

解决实际问题教案.pdf

ID:48445538

大小:88.2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29

解决实际问题教案.pdf_第1页
解决实际问题教案.pdf_第2页
解决实际问题教案.pdf_第3页
解决实际问题教案.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解决实际问题教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执教者:执教时间:2014.05.06执教内容:教材p63-64教学目标:1.经历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感情。教学重点:理解两部计算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列式解答。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生活

2、中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实际问题可以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用前面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板书课题: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来比比看哪位同学最会动脑筋、最有办法)二、交流共享1.创设问题,了解题意大家知道乘车的时候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出示例3情境图。要求学生自己先观察情景图、读题。同桌互相交流:图里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车上原来有34人,到站后有15人下车,又有18人上车。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从图里知道:车上原来有34人,到站后有15人下车,又有18人上车这些信息叫已知条件,离站时车上有多

3、少人?是要求的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先自己想想,在小组里讨论说说你思路,准备怎样算。引导学生交流思路。汇报讨论结果:⑴先减后加:先减去下车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34-15=19(人)19+18=37(人)⑵先加后减:先加上上车的人数,再减去下车的人数。34+18=52(人)52-15=37(人)⑶先减后加:先用减法算出上车的比下车的多几人,再用34人加上多的几人。18-15=3(人)34+3=37(人)学生选择一种方法列式。小结:一道实际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

4、题方法,无论是用哪种方法答案都是一样。3.列式解答,检验确认要知道上面的解答过程是否正确,可以用什么方法检查?(同桌交流、讨论)⑴可以用求出的离站时车上的人数,减去上车的人数,加下车的人数,看是否等于原来车上的人数。⑵用一种方法计算结果,看结果是不是一样。让学生选择方法自己列式检验,看结果对不对。交流检验方法。4.回顾反思引导: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解决这个问题时,经过了哪几个步骤?同桌讨论,学生回答小结:刚才的问题用加减两步计算才能解决,解决问题时,第一步要弄清楚题里的条件有哪些,问题是什么,第二步找出条件和问题的联

5、系,想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确定解题思路),第三步列出算式解答,第四步检验。小结:对于一道实际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你喜欢哪种就用哪种方法计算,请同学们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写到课本P63。三、反馈检测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⑴你能从题里知道第1题的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吗?谁来说说。学生读题,同桌交流想法,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并填空。集体交流订正。指出: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按题里的条件,一步一步地用加法或减法求出问题的结果。比如:这里可以先按照“又买来13张”用加法算有了多少张,在根据“送给小芳15张”用减法算出

6、还剩多少张,也可以先根据“送给小芳15张”减去15张,再根据“买了13张”加上13张,得出的也是还剩的张数。⑵可以怎样检验?说说你的方法。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线段图,可以先算出,一共运来多少袋水泥?再减去用去的。学生列式计算。订正交流。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情境图。提问: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可以怎样解答?请同学板演算式。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120—60是什么意思,再加80什么意思,还可以怎样列式?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表格。表格告诉我们什么?(丁丁的班级有男生26人,

7、女生24人。会游泳的32人,会溜冰的29人。)提问:不会游泳和不会溜冰的各有多少人?你会列式计算吗?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订正。四、反思总结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谁能说说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板书设计:解决实际问题车上原来有34人,到站后有15人下车,又有18人上车。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⑴34-15=19(人)⑵34+18=52(人)⑶18-15=3(人)19+18=37(人)52-15=37(人)34+3=37(人)答:离站时车上有37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