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风景01-苏州博物馆(新馆).ppt

苏州风景01-苏州博物馆(新馆).ppt

ID:48485604

大小:2.73 MB

页数:49页

时间:2020-01-18

苏州风景01-苏州博物馆(新馆).ppt_第1页
苏州风景01-苏州博物馆(新馆).ppt_第2页
苏州风景01-苏州博物馆(新馆).ppt_第3页
苏州风景01-苏州博物馆(新馆).ppt_第4页
苏州风景01-苏州博物馆(新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州风景01-苏州博物馆(新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州博物馆-新馆-背景音乐:高山流水(古筝)苏州博物馆新馆在选址之初,就和当年贝聿铭设计卢浮宫博物馆、中国银行大厦等著名建筑一样,引来争议一片。因为新馆东贴忠王府(原苏州博物馆所在地)、南靠东北街、西挨齐门路、北临拙政园,几乎是“镶嵌”其中,如此敏感的限制也同样造就了贝聿铭的非凡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的结构方式,最高处不超过地面16米。“中而新,苏而新”是贝聿铭为新馆确定的设计理念。新馆设计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庭园中的竹和树,姿态优美,在与建筑刚柔相济的对比中,产生了和谐之美。紫藤园西南方的紫藤树,

2、还嫁接着从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手植的紫藤上修剪下来的枝蔓,以示延续苏州文化的血脉。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创意山水园新馆建筑坐北朝南,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东部辅展区,廊道尽头设紫藤园和休憩茶室。西部博物馆主展区设有休息小厅。“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老的名言。设计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将天窗开在屋顶中间部位,自然光线透过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交织的光影,进入博物馆的活动区域。光线经过色调柔和的遮光条的调节和过滤,产生层次变化,仿佛能让周围的线条流动起来,令人入诗

3、入画,妙不可言。博物馆处处反映贝聿铭“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的设计思想。博物馆里到处可见三角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几何图案,还有无数并列的直线条营造出的韵律。在博物馆的顶棚和山墙上大量运用了玻璃,这不仅使得展区更加明亮,而且也使博物馆显得通透。博物馆的基本色调是灰白两色,正是粉墙黛瓦的苏州所常用的传统色,建筑尺度与苏州传统民居也极为相似,在现代几何造型中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特色。苏州新博物馆精妙在于,从新馆的任意房间的窗户往外看,就能发现新馆坡度与远处及更远处的苏州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几乎不差分毫。苏州

4、博物馆新馆里还有一个很妙的部分,是根据宋画复制的宋代草堂墨戏堂。是一间古朴的茅草屋,曰墨戏堂,明式条案、文房四宝,壁悬字画,格子木窗,透出满眼秀竹,情趣无限。墨戏堂三间六椽,采用宋式江南民间厅堂建筑,按照宋代《营造法式》,墙体以编竹夹泥墙做法,屋面草顶,草是苏北湿地的红茅草,在野外20年不腐烂。地面以陶缸为点式龙骨空铺地砖,一派简约雅致的风度。贝大师他要让宋画斋这间屋子本身成为展品,展示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调素琴,阅金经”的宋代民居陋室,是贝聿铭与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朱光亚结成的共识,遂借宋书画家米芾之深致,轻筑草堂,摄卷散帙,临池

5、墨戏。宋画斋是新馆中唯一以传统手法营造的展厅,充分体现了“简单、朴素、自然”的美丽。建筑内外的任何尺度,都与“11.25”这个模数有关,哪怕是门口的一根线条,都是这个“11.25”的倍数。类似于黄金分割,这是贝聿铭多年来寻找到的令参观者视觉感受最舒适的一个尺度。苏州博物馆新馆究竟有多少令人拍案叫绝之处?或许很少有人知道,似乎新馆的每一处,几乎都隐藏着一个“密码”。有空一定去看看哦!TheEn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