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电能教案.doc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doc

ID:48526785

大小:1.84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25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doc_第1页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doc_第2页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doc_第3页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doc_第4页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能与电能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2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②理解化学能与电能之间转化的实质;③掌握原电池原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的探究,理解原电池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拓展和运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课堂内科学探究与课堂外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原电池的技术产品---化学电源的原理、应用有一个理性的认识。4、教学重点①原电池的基本概念;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③原电池的组成条件。5、教学难点①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质---电子转移②原电池的组成条件。【课程类型】新授理论课【教学方法】探究、诱思【教学用

2、品】铜片、锌片、铁片、碳棒、稀硫酸、无水乙醇、西红柿、烧杯、导线、电流计(或发光二极管)【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能源的分类1、按取得方式:①一次能源----流水、风力、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等;②二次能源:电力、蒸汽等。2、按能源结构:①常规能源----石油、煤、天然气、水力等;②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能等。[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常常伴随有发光、发热等能量的变化,这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热能。那么,化学能是否可以转化为电能呢?如果能,又是怎样转化为电能的呢?[板书]§2-2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一、火电(间接转变)1、我国目前发电总量构成:火电--

3、--81.2%水电----17.6%其他----1.2%(今后水电和其他发电量会逐步增加)2、火力发电原理: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使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加热使水汽化为蒸汽以推动蒸汽轮机,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3、火力发电流程:(学生回答)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4、火力发电缺点:①转换环节多;②发电效率低;③能源浪费多;④环境污染严重等。5、燃烧的氧化还原反应本质:(学生回答)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转移,引起化学键重新组合,伴随有能量变化。[提出问题]能否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呢?二、原电池(直接转化)1、[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装置图

4、实验现象结论①把锌片插入稀硫酸锌片上有气泡产生Zn+H2SO4=ZnSO4+H2↑②把铜片插入稀硫酸铜片无变化铜片与稀硫酸不反应③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锌片不断溶解----------④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并在锌片和铜片之间连接电流计(或发光二极管)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锌片不断溶解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外电路中有电流通过⑤用干电池判断电流方向及正、负极-------电流方向是从铜片流向锌片(即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铜片是正极,锌片是负极2、[诱思探究]根据以上实验④现象,提出以下问题,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结论及解释(写化学方程式)铜片上为什么

5、有气泡产生?氢离子从铜片获得电子,被还原成氢气锌片质量有无变化?锌被氧化成锌离子进入溶液,故质量减少溶液内氢离子浓度有无变化?氢离子浓度减小锌片和铜片各为什么电极,为什么?铜片是正极,锌片是负极两极各发生什么反应?负极(Zn):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Cu):2H++2e-=H2↑(还原反应)总的反应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怎么写?Zn+H2SO4=ZnSO4+H2↑Zn+2H+=Zn2++H2↑从能量变化的观点分析是什么装置?把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3、【对比实验探究】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对比探究实验操作实验装置图实验现象结论①把锌片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并在

6、中间连接电流计(或发光二极管)碳棒上有气泡,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Zn―C(稀H2SO4)可组成原电池②把铜片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并在中间连接电流计无现象Cu―C(稀H2SO4)不可组成原电池③把锌片和铁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并在中间连接电流计铁片上有气泡,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Zn―Fe(稀H2SO4)可组成原电池④把锌片和铁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乙醇并在中间连接电流计(或发光二极管)无现象Zn―Fe(乙醇)不可组成原电池⑤把锌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并在中间连接电流计锌片上均有气泡,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Zn―Zn(稀H2SO4)不可组成原电池⑥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

7、接后插入一个西红柿并在中间连接电流计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Zn―Cu(西红柿)可组成原电池⑦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两个西红柿并在中间连接电流计无现象Zn-Cu(两个西红柿没形成闭合回路),不可组成原电池[归纳总结]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诱思探究、对比实验探究,得出以下结论:[板书]一、原电池定义——把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二、原电池构成条件——“一液两极三连”1、两种活动性不同的材料(金属—金属、金属—非金属导体、金属—金属氧化物)作电极,负极——较活泼金属,正极——较不活泼金属(非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