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咏柳》.docx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咏柳》.docx

ID:48635381

大小:9.7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7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咏柳》.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咏柳》.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咏柳》.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材分析:《咏柳》这是一首咏早春杨柳的诗。“碧玉”,本是美女的通称,首句便将嫩柳比喻成美人。“一树高”,有亭亭玉立之意,言其姿态美好。万条柳丝,自然就是她的裙带了。一个“高”字,一个“垂”字,状写了她动人的风姿。转向设问,显得自然,全句是形象化的回答,把这不可捉摸的春风比作能工巧匠手中的剪刀,是它裁出了杨柳的新叶。全诗构思新颖,语言清婉,形象鲜明,读来饶有趣味。学情分析:本班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多次接触古诗文,已经有较浓厚的古诗阅读兴趣,因此对这首古诗感觉并不陌生,学习起来并不会很困难。只是要体会诗中的意境还要能

2、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护、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学目标:1、会写“咏、碧、妆、裁、剪”5个生字,会写“咏、绦”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等词语。2、背诵古诗。3、能够根据注释理解词句,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点:背诵古诗,能够根据注释理解词句,用自己的话说出诗

3、句的意思。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注释理解词句,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春天的图片,在大自然中寻找春天的足迹。2、(教师)写关于嫩柳的一段文字。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和方法:一、激情导入。教师读下水文:那天我看到一株柳树从花园里伸出来,细细的柳丝蓬蓬松松,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团烟雾,走近一看才发现长发一般的柳丝上开始长出了一个个小苞苞,嫩黄嫩黄的,美丽极了。一阵风吹来柳丝摆动,就像在向人们轻轻招手。这时我想,再过几天这柳树又是什么样的

4、呢?学生自由说自己的发现。并出示收集的图片。是啊,是什么样的呢,唐代伟大诗人贺知章早就写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释课题。理解“咏””的意思。(师导:根据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诗人觉得嫩柳像什么?)二、初读课文,体会意趣。1、试读古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给把握不准的字做上记号。(如:“似剪刀”中的“似”读“sì”。)2、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学生做小老师上台说说并说说怎样记其中的某个生字的。教师引导学生区别“妆-壮”、“裁-载、栽”3、师范读古诗。4、练习读练习读,把课文读正确。(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

5、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三、再读课文,读懂古诗。1、自由读古诗,整体感知古诗内容。读后课件出示问题检查:你知道诗人笔下柳树又是什么样的呢?诗人把它比作什么?你从哪儿知道的?诗人看到了细细的柳叶想到了什么?(不强求全部回答,只求激发学生思考。)2、学生结合注释,逐句理解古诗。教师相机点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