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美丽的错误.doc

寻找美丽的错误.doc

ID:48704257

大小:1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7

寻找美丽的错误.doc_第1页
寻找美丽的错误.doc_第2页
寻找美丽的错误.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寻找美丽的错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寻找“美丽的错误”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差错,是我们教师不愿意看到的,但发生概率却是极大的。在课堂上,学生回答提问,解答问题之前,我们总是千方百计的阻挡着孩子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但事与愿违,孩子还是会犯我们意料之中的错误。于是老师再生气,孩子失去学习的热情,如此恶性循环,是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数学学习的。我觉得老师在课堂上再也不能一味包办代替,过分的照顾帮助,严重束缚了孩子的大脑、双手和嘴巴,限制了孩子的独立思考,没有让孩子经历一个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长此以往,孩子的独立学习能力可想而知。所以我觉得要把孩子发生的错误看成

2、是一种极宝贵的资源,努力挖掘,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新课程的理念提到要以孩子的学习需要为主线,学习过程不能脱离孩子的实际,因为孩子还小,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我们不能害怕孩子的错误,而是要努力寻找孩子们所犯的“美丽的错误”。我觉得我们普通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一、备错误,胸有成竹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指出,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由此我想,老师课前备课时不仅要备完整的教学过程,更需要备学生的错误,及他们可能犯哪些错误,让他们犯一犯,但是要思考你通过哪些方法再讲解,让他们更好的巩

3、固知识。例如四年级上册,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我们就要预见到他可能会跟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混淆,这是孩子肯定会犯的错误,不要着急,如果你能备到这些错误,说不定你利用这一错误契机,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呢!再如二年级刚学乘法以后,也必然会跟加法混淆,把应该用加法完成的题目全部都用乘法来做。我们老师如果预见到这一点,就要在错误之后安排一节加法和乘法的对比课,从错误入手,让孩子加深印象。而如果我们课前能做到备差错,那么就不会出现对孩子的差错置之不理,或者轻率否定,而一定会有一个宽容它的时间过程,由此看来,课前备错误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4、让老师更胸有成竹,让课堂更好的为孩子服务。二、解错误,豁然开朗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们在呀呀学步时,是在摔跤中明白了走路要一步一步,从而能够稳稳的走路;学骑自行车时,也是在不断地摔跤中明白了怎样保持龙头的平衡,从而掌握了骑车的技能;我们大人也是如此,如果哪件事做错了,下次一定会吸取教训,绝不再犯。原来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怎样对待错误,怎样去解个错误,解开了错误的结,你会顿觉豁然开朗的!正如恩格斯所说:“要明确的懂得理论,最好的道理就是从本身的错误当中,从亲身经历的痛苦经验中去学习。”如我们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时候,

5、孩子很容易和他们的周长混淆起来,这时我们不能简单的向孩子重复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而要回到图形的特点和面积周长的本质上,通过摸一摸图形,再说一说,算一算,清晰地了解两者的本质区别,这样才能治标又治本,孩子们也才会觉得豁然开朗。如果对待错误你只是简单的机械重复,那肯定达不到这样的教育效果。三、用错误,融会贯通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的数学课本上就有“改错”的题型,孩子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这过程中有错误,有反复,但孩子完全不经历错误的过程,那也不是完整的有意义的学习。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有这种“用错误”的意识,如一个孩

6、子说想法的时候说错了,不要为了赶时间而粗暴的打断他,让他说完,并及时分析是他的思想错了,还是方法错了,也许这会浪费一点时间,但对孩子的学习却是大有裨益的。再如,可以结合今天刚学的知识,设计一些典型错误,让孩子通过辨析,比较更透彻的理解新知。如学习完乘法应用题后,夹杂出现一些用加法来做的应用题,增强他们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这样新知与旧知混淆冲突的过程中,让孩子对知识达到一个融会贯通的程度,也能提高学习的效果。错误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无处不在,也就意味着我们有很多利用错误的有利契机,发现错误,并为我们教学所服务,这未免不是一件

7、好事啊!作为老师,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有改正错误的能力,要给孩子增强克服困难,战胜错误的信心,要多给孩子一些表达的机会,一些思考的空间,期待着并鼓励着他们走向成功。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各方面的心智还都不成熟,所以我们要正面对待孩子的差错,从客观的角度理解并尊重孩子的差错,共同为营造一个真实的,和谐的课堂而努力。南通市鹤涛小学邵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