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_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ppt

第十_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ppt

ID:48760306

大小:776.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1-22

第十_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ppt_第1页
第十_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ppt_第2页
第十_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ppt_第3页
第十_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ppt_第4页
第十_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_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章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王国霞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第一节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是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或工业化战略的一种理论。平衡增长战略(balancedgrowth)不平衡增长战略(unbalancedgrowth)两种战略的联系1.1平衡增长战略在整个工业或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工业或国民经济各部门按同一比率或不同比率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摆脱贫困落后状况,实现工业化或经济发展。理论支持: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纳克斯“恶性贫

2、困循环”理论平衡增长论者的观点平衡增长论的要点之一:强调需求的重要性。平衡增长论的要点之二:强调资本供给足够大的规模对工业化的重要性。1.1.1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基本观点:主张对各工业部门同时、按照同一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此克服经济中存在的不可分性,使整个工业按同一速度全面增长,达到实现工业化的目标。代表人物:罗森斯坦-罗丹1.1.2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基本观点:主张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但按不同比率地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摆脱恶性贫困循环,使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不同比率全面发展,实现工业化。按需求的

3、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确定不同部门的投资率代表人物:纳克斯1.1.3评价强调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和全面平衡的增长,依赖计划和国家干预来完成。但实际上,平衡增长所要求的大规模投资、齐头并进,是发展中国家难以实现的。而且,缺乏翔实的资料来拟定可行的全面规划。1.2不平衡增长战略代表人物:赫希曼主要观点:经济发展实际上是循着由主导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由一个企业的发展引发另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式进行的。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用优先发展的产业创造的资本推动其他产业的投资,从

4、而带动全部产业的发展。1、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不平衡增长理论考察的中心问题:如何集中投资于某些部门,使投资得到有效地利用。替代选择:选择A还是B延迟选择:先A后B?还是先B后A?标准:“引致决策”最大化(maximizing”induceddecisionmaking”),即能通过自身发展引致其他项目更快发展的投资项目。具体分析社会分摊资本(SC)和直接生产性活动(DPA)假定:在某一限度内,投资在SC和DPA分配比例可以变动如果出现短缺,不可能通过进口来解决。两种发展路径如果SC优先于DPA,称

5、为“超能力的发展”(developmentviaexcesscapacity)如果DPA优先于SC,称为“短缺的发展”(developmentviashortage)DPA优先发展的含义:在投资资源有限情况下,暂时延迟对SC的投资,集中投资于DPA部门,以快速获得投资效益,增加产出和投入,待DPA部门生产发展起来并产生较大收入后,再利用一部分收入投资于DPA部门,带动其增长。对DPA部门的投资也应优先选择那些能产出最大引致投资的部门。2、联系效应理论联系效应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存在

6、着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后向联系(backwardlinkage):一个产业同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前向联系(forwardlinkage):一个产业同吸收它的产出(购买其产品)的部门之间的联系。一个国家在选择适当的投资项目优先发展时,应当选择具有联系效应的产业,而在具有联系效应的产业中,又应当选择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优先发展。评价更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实际缺陷:对可能带来的产业结构失衡估计不足高估了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的作用1.3两种战略的联系对立统一关系从

7、不同角度、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考虑问题短期更多考虑不平衡战略,长期更多考虑平衡战略初级阶段更多考虑不平衡战略,高级阶段更多考虑平衡战略平衡增长是目标,不平衡增长是手段第二节部门发展优先次序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主导部门工业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普雷维什和辛格在1945-1950年最早提出基于中心-外围理论的分析,得出:优先发展国内急需的制成品和消费品来取代原来对这些商品的进口。实践:拉美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又称“费尔德曼模式”。长期的经济增长是资本品工业中各种投资的函数,因此,要实

8、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必须优先对资本品工业进行连续投资,发展重工业,通过发展重工业为轻工业、农业等提供资本品。实践:苏联印度中国优先发展主导部门工业罗斯托“起飞”理论认为任何阶段,前进的动力是靠少数主导部门迅速扩张得以实现的。经济部门分类主要增长部门互补性增长部门派生增长部门主导部门是由几个重要的产业组成的主导部门体系,其又是随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更替的。第三节地区发展优先顺序发展极理论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发展极(developmentpoles)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x)195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