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ppt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ppt

ID:48778989

大小:114.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1-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ppt_第1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ppt_第2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ppt_第3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ppt_第4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第一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就是把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并通过农业生产环节在生产中应用。(一)广义概念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由科技部门向生产领域运动的过程。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信息化、实物化成果——获取效益(二)狭义概念科研单位在小范围内、实验室条件下取得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通过农民自愿变革,形成现实生产力。(三)涵义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把科学技术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县市生产力的过程。(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1.通过商品化进入流通流向生产领域;2

2、.通过非商品化形式进入生产领域。(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形态1.物化产品——有形,可以形成商品化。如农药、化肥、种子、农机具等。采用交换方式,可以收回成本,获取利润。2.技术性产品——非物化信息形态存在,被传播和使用。多以技术入股、联产技术服务等方式获取收入。3.技巧和技能——难以物化和信息化,常只可意会,需亲自教授,一般随技术性产品进行交换。如果树修剪技术等。4.服务型技术产品——非物化产品,非信息化产品,没有商品交换价值,不能商品化。主要转化效果为社会生态效益。如土壤区划、地区规划等。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一)转化过程1.成果产出系统(研究系统)2.成果扩

3、散系统(转化系统)3.成果采纳系统(生产应用系统)——关键(二)转化环节1.基础理论转化为生产利用的硬件和软件基本原理、规律——科学技术——硬件和软件2.硬件和软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3.科学技术转化为人内在的因素(三)转化模式1.直线型转化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开发研究——生产研究——应用基础研究2.交叉循环模式螺旋式上升,每完成一次转化,就升高了一个能级层次。(四)成果转化表现形式1.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刊物发表;科研教学部门应用2.开发研究成果:潜力发挥,使用范围扩大;经济效益显著第二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指标体系一、转化率1.转化周期——科技成果自鉴定之

4、日起,到生产上普及推广之日至。周期越短,推广速度越快,转化率越高。2.转化成果数-—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的成果数。R=a0t/at0╳100%R——转化率a0——实际转化成果数a——研究成果数t——正常转化周期t0——实际转化周期二、推广度反映单项技术推广的程度。即某技术在空间的分布。多项技术可用加权平均数计算。推广度=实际推广规模/应推广规模╳100%三、推广率评价多项技术推广程度的指标,即某技术或行业技术已被推广应用的比例。推广率=已推广的科研成果项数/总科研成果项数╳100%凡一项农业应用技术推广度大于或等于20%,则判定已推广。凡一项农业管理技术或软科学成果

5、推广度大于或等于50%,则判定已推广。四、推广指数综合评价技术推广状况的指标。推广指数=推广度╳推广率五、平均推广速度评价推广效率的指标。平均推广速度=推广度/成果使用年限六、新增总产值衡量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直观指标新增总产值=新增单产值╳有效推广面积╳0.7(0.7为缩值系数,缩值系数=大面积多点调查单位面积增产值/区试单位面积总产值)七、新增纯收益衡量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新增纯收益=新增总产值—新增生产费—推广费第三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条件、途径及方式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条件(一)转化条件1.外部环境条件——政策法规、科技文化、自然地理等2.内部环境条件——成果产

6、出系统、扩散系统、采纳系统具体来讲,包括国家环境——方针政策、法规、体制社会观念——科技意识、传统观念等社会基础设施——能源、交通、物资、自然环境等投资环境——政府、企业、社会、银行贷款、引进项目等产业技术环境——成果技术先进性、成熟程度、潜在效益等专业服务——示范、信息、宣传、教育培训等市场需求——成果市场需求、吸收能力等。(二)制约因素1.转化系统是否健全,管理体制是否合理2.成果与生产是否脱节,反馈回路是否通畅3.技术贮备是否雄厚4.其他因素:政策法规、科技文化、自然地理等(三)转化保证1.市场需求信息2.健全的农业推广体系3.科普宣传4.技政物结合5.社会

7、化服务体系健全6.政策法规保障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一)农业区域开发研究1.特点以系统科学的观点和做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多项技术组装,发挥整体效益。2.组织形式联合股份开发——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技术单位和其他经济实体,以成果、技术、资金入股,共同组织产品开发和承担经营风险。独立企业型开发——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利用中试车间、实验室硬板科技实体,物化自己科研成果。综合基地型开发——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通过建立综合实验基地,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区域治理型开发——国家加强科技攻关的主要任务。(二)农业推广机构推广1.农业行政推广机构2.农业大专院校的推广:科

8、普宣传、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