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发现 (3).ppt

诗的发现 (3).ppt

ID:48798788

大小:34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1-25

诗的发现 (3).ppt_第1页
诗的发现 (3).ppt_第2页
诗的发现 (3).ppt_第3页
诗的发现 (3).ppt_第4页
诗的发现 (3).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的发现 (3).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千人桥中学黄玉发2019.5.18学习目标1.明确高考考纲要求2.了解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的内涵3.掌握鉴赏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方法直击考纲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D级(鉴赏评价)了解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的内涵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即诗中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寄托了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人。常见题型: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描写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1.正面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肖像描写:芙蓉如面柳如眉动作描写: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心理描写:我见

2、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语言描写: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描写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2.侧面描写:借写他人来烘托或反衬:“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比照“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借景物来烘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古代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步骤找出诗歌中描写人物的具体诗句结合诗句分析人物的描写手法,概括出人物性格特征分析诗人借人物所要抒发的思想情感例1(2014年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寻诗两绝句【宋】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

3、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①行为洒脱:“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依”,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②情趣高雅:“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也寻诗,夜晚也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例2(2012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4、。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例3(2014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阮郎归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注】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5、“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束虽艳,翻腾热闹,表达了留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写观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地沾了泥,无法移步,表达了伤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人们纷纷叫船归家,表现了对春归的黯然心伤和无可奈何。例4(2010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

6、随性自然的情怀。(意思对即可)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