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桩土接触PPT实例.ppt

midas桩土接触PPT实例.ppt

ID:48822424

大小:1.73 M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1-29

midas桩土接触PPT实例.ppt_第1页
midas桩土接触PPT实例.ppt_第2页
midas桩土接触PPT实例.ppt_第3页
midas桩土接触PPT实例.ppt_第4页
midas桩土接触PPT实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midas桩土接触PPT实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MIDAS/GTS操作例题应用桩单元的桥墩基础http://gts.midasit.co.kr开始之前的文件1.分析概要操作例题概要建立桥墩和下部基础评价上部桥墩荷载的稳定性了解桩单元的使用方法,进行土-结构-桩的协同作用分析GTS_Tutorial_Pile.gtb砂土桥台粘土风化岩软岩硬岩桩http://gts.midasit.co.kr2.材料特性各网格组属性属性名称(号)类型材料名称(号)特性名称(号)网格组名称粘土(1)实体粘土(1)-粘土砂土(2)实体砂土(2)-砂土风化岩(3)实体风化岩(3)-风化岩软岩(4)实体软岩(4)-软岩硬岩(5)实体硬岩(5)-硬岩桥台(6)实体桥

2、台(6)-桥台桩(7)梁混凝土(7)桩(1)桩桩接触桩-桩接触(2)http://gts.midasit.co.kr土的特性值号12345名称粘土砂土风化岩软岩硬岩类型实体实体实体实体实体弹性模量(E)[tonf/m2]8504,0001500030,000300,000泊松比(ν)0.30.350.350.270.2容重(Y))[tonf/m3]1.71.822.42.5容重(饱和))[tonf/m3]1.71.8522.42.5粘聚力(c)[tonf/m2]51.52045170摩擦角(Φ)202532.53538K011111http://gts.midasit.co.kr材料特性值

3、号12名称桥台桩类型实体梁弹性模量(E)[tonf/m2]20000002000000泊松比(ν)0.30.3容重(Y))[tonf/m3]2.52.5容重(饱和))[tonf/m3]2.5-粘聚力(c)[tonf/m2]300-摩擦角(Φ)36-http://gts.midasit.co.kr桩单元特性名称桩接触类型桩极限剪力[tonf/m]0.000101971621法向刚度系数[Kn,tonf/m3]101971.621参考深度0摩擦力-相对位移曲线坡度0函数Usedhttp://gts.midasit.co.kr3.运行GTS/打开文件主菜单里选择视图>显示选项。一般的网格的节点显

4、示指定为‘False’。点击适用。1打开“GTS_Tutorial_Pile.gtb”运行GTS。点击文件>打开。打开“GTS2DTutorialspile.gtb”。2选择显示选项3项目设定http://gts.midasit.co.kr4.输入特性4输入属性主菜单里选择模型>特性>属性…。添加里选择实体。号输入‘1’,名称输入‘粘土’。单元类型指定为实体。模型>特性>属性…5输入材料号输入‘1’,名称输入‘粘土’。模型类型选择莫尔-库仑。材料参数里通过点击Tab键逐个输入。点击确认。输入材料后在添加/修改实体属性中点击适用。剩余的四个土层和桥台也按同样的方法输入属性。生成桥台时模型类型

5、选择为弹性。http://gts.midasit.co.kr4.输入属性(桩)6输入桩的属性模型>特性>属性…7输入特性号处输入`1’,名称处输入`桩’。类型选择梁。点击截面库。选择圆形D处输入1.5m。偏移处输入中-中。点击确认后在特性窗口中也点击确认。主菜单里选择模型>特性>属性…。添加处选择直线。号处输入‘7’,名称处输入‘混凝土’。单元类型选择梁。输入混凝土的特性。http://gts.midasit.co.kr4.输入特性(桩)8输入桩单元的属性模型>特性>属性…9输入特性主菜单里选择模型>特性>属性…。添加处选择直线。号处输入‘8’,名称处输入‘桩接触’。单元类型处选择桩。点击

6、添加输入属性。号处输入’2’,名称处输入`桩接触’。极限剪力处输入0.000101971621。剪切刚度系数处输入0.000101971621。法向刚度系数处输入101971.621。桩单元输入的特性在下一张介绍。此操作例题里由于使用了相对位移-摩擦力的函数所以剪切刚度和竖直刚度都没什么意义。有实验/文献的值时换其他方式输入。http://gts.midasit.co.kr4.输入特性(桩)选项内容极限剪力[tonf/m]极限抗剪法向刚度系数[Kn]面外竖直方向边界面刚度剪切刚度系数[Kt]面内法向边界面刚度参考深度桩单元本构的基准位置摩擦力-相对位移曲线坡度随高度的相对位移–摩擦力的曲线

7、变化率10输入桩单元特性用户输入的相对位移-摩擦力关系曲线是基准高度上实测的曲线。由基准高度上的相对位移-摩擦力曲线和该曲线随随高度的变化率,可以获得计算深度位置的相对位移-摩擦力曲线,这样获得的经过深度修正的曲线才会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如果相对位移-摩擦力曲线随高度的变化率输入为零,则在所有深度位置的相对位移-摩擦力曲线与基准高度上的曲线相同边界面上的面外刚度函数是指相对位移-摩擦力关系矩阵上的值。(我觉得这句话是指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