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语文精品专题_考点二__鉴赏诗歌的景象.doc

2013届高考语文精品专题_考点二__鉴赏诗歌的景象.doc

ID:48962789

大小:4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28

2013届高考语文精品专题_考点二__鉴赏诗歌的景象.doc_第1页
2013届高考语文精品专题_考点二__鉴赏诗歌的景象.doc_第2页
2013届高考语文精品专题_考点二__鉴赏诗歌的景象.doc_第3页
2013届高考语文精品专题_考点二__鉴赏诗歌的景象.doc_第4页
2013届高考语文精品专题_考点二__鉴赏诗歌的景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语文精品专题_考点二__鉴赏诗歌的景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二鉴赏诗歌的景象考点解说古代诗歌的景象,包括意象、意境、物象三个方面。意象是分析、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意境,所谓“意”,指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在理解、认识现实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典型感受,是“情化的理”,又是“蕴理的情”;所谓“境”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物,即鲜明的生活图画,是从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富有特性的艺术形象。“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诗

2、歌的意境,是诗美的集中体现,是诗歌突出的艺术特征。意象和意境的区别: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景物形象(简称物象),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丘山”、“羁鸟”、“旧林”、“池鱼”、“故渊”,李清照《声声慢》中的“黄花”、“梧桐”、“细雨”、“黄昏”,还有其他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它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

3、感的艺术形象,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应试技法一、解读意象  古典诗歌中,某些客观事物具有特定的内涵,成为特殊意象,诗人常用一些特定事物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借助这些特殊意象,可以探究诗人的情感。比如,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梧桐大多表凄苦之意,梅象征高洁等。在高考备考中,可以对一些特定意象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认识和了解。在解读诗歌时,抓住诗歌所选用的特定意象,无疑是找到了一把钥匙。以意象为切入点解读诗歌,再依据诗歌的内容反观意象的作用,这样回答有关意象分析的试题才能准

4、确到位。二、分析意境  古代诗歌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或幽清明净,或沉郁孤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开拓意境要立足于诗中的景物描写,分三个层次:一是在脑中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二是把画面中没有直接写到的那一部分靠想象补充出来,三是领会画面背后深远的意蕴。比如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诗人描写阴雨、江草、鸟鸣等,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于常见的景物中寄寓无限的惆怅,抒发了盛衰兴亡的感慨。“一切景语皆情语。”分析诗中的景物描

5、写,离不开对意境的分析。三、鉴赏物象1、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分析思路: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1)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2)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2、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看画面形、色、动、静,由形象画面的

6、色调,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题型1:鉴赏意象的含义【题型解说】鉴赏意象题型有时为填空题,多数为分析表述题型。提问方式为:本诗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说说诗中某某意象的含义,或诗中某某意象的作用(包含的感情),等等。答题模式:(1)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2)概

7、括意象所包含的情感或营造的氛围特点(意象的作用)。(3)分析意象包含的作者思想感情。【例题】(2010·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题: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解析】本题鉴赏诗歌意象的含义。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在高中课文中经常提及“子规”这个意象

8、。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帝啼鹃”(《窦娥冤》)。结合诗意理解,此意象含义应为有家难归的感伤之情。【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易失分原因分析1、不能展开联想,不结合意境氛围理解意象。单就子规理解,认为“悲伤凄切”或“思念亲人”等。2、答题空洞,不明确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