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义务教育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会唱歌的火炉_教案1.doc

长春版义务教育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会唱歌的火炉_教案1.doc

ID:49060071

大小:3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8

长春版义务教育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会唱歌的火炉_教案1.doc_第1页
长春版义务教育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会唱歌的火炉_教案1.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长春版义务教育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会唱歌的火炉_教案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会唱歌的火炉【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自由灵动的语言风格,感受“我”童年生活的艰辛与快乐。 2.理清文章结构,品味文中极富表现力词语。 3.感受作者笔下家乡大兴安岭那独具北方特色的魅力,体会作者对那段生活深切怀恋。【教学重难点】 深入体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这段生活的深情回顾所传递的人生之道。【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指名介绍作者的资料,教师补充。迟子建,女,汉族,1964年2月2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协

2、工作至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现担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2.通读课文。3.对于课后积累中的字词,教师要特别强调正音二、精读品鉴,感知生活1.提问:哪位同学能概括本文的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些童年生活的画面?(说明: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如父亲带着我们姐弟三人,推着嘎吱作响的小车,进山拉烧柴。大兴安岭的冬天很冷,但父亲却让我们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和亲情的温暖。2.提问:这五彩斑斓的童年花卷的背后是怎样的生活呢?(说明:这一问题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感受文字

3、传递的生活的诗情画意)明确:请两到三名同学选读自己觉得最感兴趣的片段,并赏析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如指导学生选读第6、7两段,一家四口走在进山的路上,学生品读作者写姐姐的句子,“干活实在”四个字的朴实无华,却能体现姐姐的任劳任怨的形象。3.教师示范朗诵。2/2(说明:此教学环节,意在借助朗读品赏,指导学生品味文章自然纯熟的语言风格,并能将自己对文章的感悟通过朗诵表现出来,在师生共读共品中,感受到自己从文章中读出的童年。)4.小结:在作者笔下,我们看到那九月刚过纷纷扬扬的塞北的雪,那枝丫纵横的半干的风倒木,那洁白的雪地上的橘黄色的火焰;还有

4、今天已经淡出我们视野的手推车,香喷喷的烤土豆,柴火在火炉中“噼啪噼啪”的燃烧声……当然,更令我们倍感亲切的是吹口哨的本分的父亲,穿得厚厚的像熊一样的小弟弟,摇晃着身子咬牙扛风倒木的姐姐和心不在焉贪玩的“我”。这里的一切都是生机勃勃,悠然自得的,让人倍感亲切,这里的一切让“我”的童年是如此的美妙和快乐。三、感悟生活,思考人生师生一起品味语言,体味情感,借助几个问题交流阅读本文的感悟和思考。例如:“我们家拉烧柴是镇上最本分的人家”一句中“本分”是什么意思?从我们家拉烧柴的“本分”做法中可以:1.看出父亲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2.文中“冬天

5、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句意蕴丰富,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3.第三段在文中是如何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4.不倦歌唱的火炉陪伴“我们”度过漫长的冬季,但拉柴却充满了艰辛。请谈谈艰辛的具体表现。5.劳动是艰辛的,“我”却从中感受到了快乐。从“我”在寻找风倒木时表现出来的“贪玩”中可以看出“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6.我们感受到的拉烧柴的生活是怎样的呢?7.生活中的我们也会遇到痛苦和快乐,我们又将如何面对呢?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