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教案.doc

条形统计图教案.doc

ID:49158224

大小:29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9

条形统计图教案.doc_第1页
条形统计图教案.doc_第2页
条形统计图教案.doc_第3页
条形统计图教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条形统计图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绘制纵向条形统计图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使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将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学重点能看懂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将

2、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三、教学难点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四、教学用具不同颜色的彩笔、绘图纸。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1.教师:我们中国有句古语是“生命在于____”(运动)2.“你们喜欢运动吗?”3.下面进入我来演示你来猜的环节,这是我最喜欢的两个运动项目(教师做动作演示羽毛球与轮滑)。4.下面我们就统计一下大家喜爱羽毛球与轮滑的具体数据。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张选票,如果你对轮滑的喜爱多一些你就把票投给轮滑;如果你对羽毛球的喜爱多一些,你就把票投给羽毛球。左边是男生的统

3、计图,右边是女生的统计图。5.学生投票。男生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女生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6.教师:从这两幅统计图中,你能知道什么?(回答如:喜欢轮滑的男生有X人。追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回答:纵轴上所对应的数据表示有多少人。)7.提升单式条形统计图形象直观,统计图上标上数据,更加便于观察。(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教师:刚才我看完左边看右边,看完右边又看左边,真是有点麻烦,大家有没有好办法让我一下就可以看到两个统计图的信息。(我们可以把这两幅统计图合成一个统计图)你的这个想法很大胆且很有创意,大家觉得这个方

4、法可不可以试一试。2.学生思考,说一说应该怎样把黑板上的两幅单式统计图合成一幅统计图。3.动手制作,教师巡视。4.交流展示(请同学解释自己的统计图)教师表扬学生的创意,并请其他同学给出建议。(如:同一颜色的不方便辨认,如果能写清什么颜色表示什么意思就更好。有图例,不仅简洁,而且更清楚。)选出最优方案。这幅条形统计图叫四(2)班男生喜欢运动统计图,这幅条形统计图叫四(2)班女生喜欢运动统计图,那么你们觉得这幅图叫什么名字合适呢?(四(2)班男女生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5.这幅统计图与前两幅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同

5、一幅图上表示男生与女生两个项目。)6.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可以同时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形象直观,内容更丰富;更便于比较。(三)巩固练习,进一步体会统计图的现实意义1.一起来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这是我国1997年至2000年废水排放量统计表,你能说一说表中都有哪些信息吗?【课件演示】(出示统计表)排放量年份/亿吨项目1997199819992000工业废水227201197194生活废水189195204221你能根据这张统计表中提供的信息自己绘制一张复式统计图吗

6、?2.学生独立完成。3.交流汇报,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1997年至2000年废水排放量统计表(1)反馈:你的图例表示什么?(2)出示标上数据的统计图,请同学评价,这幅统计图与别人画得有什么不同?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小结:在统计图上标上数据,更加便于观察。4.分析问题。【课件演示】(折线统计图)(1)从1997年至2000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现逐年_____趋势。(2)从1997年至2000年,我国生活废水排放量呈现逐年_____趋势。(3)看到这张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发现工业废水的

7、排放量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生活废水排放量却逐年成上升趋势,希望人们多节约用水,争取对水资源的再利用。5.小结:通过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分析,同学们发现很多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四)拓展提高,灵活运用1.出示四年级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表,学生绘制统计图。动画:绘制统计图过程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1)喜欢哪个项目的男生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女生最少?(2)喜欢哪个项目的人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人最少?(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观察下面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五)

8、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