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pdf

儿童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pdf

ID:49403986

大小:360.58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2-29

儿童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pdf_第1页
儿童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pdf_第2页
儿童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pdf_第3页
儿童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pdf_第4页
儿童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件5-4儿童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诊疗规范(2019年版)一、概述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largecelllymphoma,ALCL)是T细胞来源的恶性淋巴瘤,肿瘤细胞具有丰富的、多形性的胞浆和马蹄形的细胞核,表达CD30抗原。本病很大一部分患者与t(2;5)(p23,q35)相关,易位导致的ALK基因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生物学特性以及患者的预后有明确的相关性。因此2008年的WHO分类,进一步根据是否存在ALK基因的异常表达,将ALCL分为两个不同的疾病:ALK+ALCL和ALK–ALCL。ALCL占成人非霍

2、奇金淋巴瘤的1%~2%,儿童淋巴瘤的10%~15%,并以男性占多数(男:女=1.5:1)。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超过90%的患者为ALK+ALCL,而成人患者中仅40%~50%为ALK+ALCL。二、适用范围经病理、免疫组化、基因检测确诊为ALK阳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患者。不包括ALK阴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皮肤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三、诊断(一)临床表现-1-常有发热等B组症状,侵犯淋巴结,极易发生淋巴结外侵犯,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1.一般症状:患者经常伴随B组症状,特别是高热。大部分患者(70%)在确诊时已达Ⅲ~Ⅳ期。2.淋巴

3、结侵犯:巴结肿大约在90%的患者中出现,外周淋巴结最常受累,其次是腹膜后淋巴结和纵隔肿物,淋巴结播散的方式既可为连续的,也可不连续,侵犯的淋巴结可为无痛性肿大,也可伴有红肿热痛。3.结外侵犯:ALK+ALCL患者较其他亚型的NHL患者更多(60%患者)更早地出现包括皮肤、骨、软组织、肺在内的结外侵犯。结外侵犯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1)软组织和皮肤:是最常出现的结外受累部位,可为多个或单个瘤灶,表现为皮下结节、大的溃疡、多发或弥漫的丘疹样红黄色皮损等。(2)骨:骨侵犯也很常见,从小的溶骨性损害到骨瘤样的大瘤灶均可见。(3)肺:肺部病变可为结

4、节样或浸润样,其中约20%的患者伴有恶性渗出。(4)骨髓:骨髓侵犯的患者不足15%,骨髓活检比骨髓穿刺阳性率更高。用PCR的方法检测NPM-ALK可以在50%患者的骨髓中检测到肿瘤的微小播散。(5)中枢神经系统:患者在诊断时很少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NS)侵犯,多见于晚期患者。CNS疾病可以表现为脑膜-2-侵犯(通过在脑脊液中找到ALCL细胞确诊)和(或)出现颅内肿物。(6)其它部位:睾丸受累在ALCL极为罕见,胰腺,肾脏,肝脏,肠道的侵犯也较少见。4.高细胞因子血症:本病比其他类型的淋巴瘤更易出现高细胞因子血症(hypercytokine

5、mia),甚至引发炎性因子风暴和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syndrome,HPS)。(二)实验室检查1.病理(1)病理特点和分型:本病为肿瘤细胞强表达CD30,在窦内生长的大细胞肿瘤。这些肿瘤细胞大且具有多形性,通常有丰富的胞浆,有偏心的、马蹄型或肾型细胞核,核旁经常可见嗜酸性区域,这些肿瘤细胞被称为标志性细胞(hallmarkcells),出现于所有ALCL的形态学亚型中。尽管典型的标志性细胞为大细胞,但也可见到形态相似的小细胞。ALK+ALCL具有广泛的形态谱,各亚型均伴有程度不同的炎性背景。2008年WHO分类中

6、描述了五个主要的形态学亚型:①普通型(commonpattern):约占60%。由前述具有标志性细胞特点的多形性大肿瘤细胞为主组成。当淋巴结结构没有完全破坏时,肿瘤特征性地在窦内生长,也可侵犯付皮质区。类似癌样的粘附样生长方式很像转移瘤。②淋巴组织细胞型(lymphohistiocyticpattern,LH)-ALCL:约占10%。其特点是肿瘤细胞经常比普通型的小,丛-3-集于血管周围。肿瘤细胞中混有大量反应性的组织细胞,特点为有细颗粒的嗜酸性胞浆,和小、圆、形态一致的细胞核。伴有数量不等的浆细胞。组织细胞可以遮盖肿瘤细胞,还可见到组织

7、细胞吞噬红细胞的现象,故易误诊为反应性组织细胞病。诊断的关键是免疫组化染色使用CD30和ALK抗体,可以凸显散在于组织细胞中的、易集中于血管周围的肿瘤细胞。③小细胞型(smallcellpattern,SC)-ALCL:约占5%~10%。小到中等大小的肿瘤细胞占绝大多数,有不规则的细胞核和丰富的胞浆。标志性肿瘤细胞散在其中很难检测到。但血管周围分布的标志性细胞有助于诊断。小的肿瘤细胞CD30染色可仅为弱阳性,ALK染色常仅限于肿瘤细胞的细胞核阳性。这组病人易与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混淆。④霍奇金样型(Hodgkin-likepatte

8、rn,HL)-ALCL:约占3%。其形态特点很象结节硬化型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D15的表达非常罕见,但有PAX5异常表达时对HL-ALCL的诊断是个挑战。⑤混合型(compositepatt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