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PPT课件.ppt

透镜及其应用PPT课件.ppt

ID:49606458

大小:158.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2-28

透镜及其应用PPT课件.ppt_第1页
透镜及其应用PPT课件.ppt_第2页
透镜及其应用PPT课件.ppt_第3页
透镜及其应用PPT课件.ppt_第4页
透镜及其应用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透镜及其应用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凸透镜: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对光有会聚作用对光有发散作用(老花眼镜)(近视眼镜)凸透镜会聚平行光线平行光:互相平行的光。例如:射到地面的太阳光、远处的灯光。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出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答: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用一支蜡烛作物体,研究烛焰所成的像。一块白色的硬纸板作屏,承接烛焰的像。注意

2、:蜡烛、凸透镜、光屏应调整在同一直线上。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应调整在同一高度。u>2ff2f放大倒立实像投影仪放大正立虚像放大镜照相机物距u像距v大小正倒虚实应用无穷远u=2fu=fv=f焦点v=2f等大倒立实像无穷远平行光,不成像小人成像蜡烛成像1.用照相机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照片,若使用焦距为50mm的镜头,则底片与镜头间的距离为()A.100mm以外B.等于50mmC.50mm以内D.略大于50mm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f

3、爸爸的脚没有进入镜头,他立刻进行调整,说说看:他应该怎样调整?3.在拍摄一座建筑物时,已调节好照相机的距离,突然从取景框中发现建筑物上左、右的两个屋角都没有在框内,要拍摄一张完整的像,则需要()A.只要调节暗箱的长度B.只要将相机向后移动一段距离即可C.将相机向后移动一段距离,同时暗箱缩短一些D.将相机向后移动,暗箱的长度稍微增大一些答:向后退几步C投影仪上的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物体成放大倒立的实像f2f4.我们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来,取一张印有图案的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

4、头,可以在天花板上得到一个的图案,若想天花板上的图案再变大一些,应(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投影片之间的距离。投影仪倒立放大减小物体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

5、。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通过调节晶状体,眼睛可以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近点和远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在大约20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叫做明视距离。眼睛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来自近处的物体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利用矫正)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

6、后方向上太长,来自远方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利用凹透镜矫正)近视和远视薄弱短凸透镜显微镜: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物镜:物体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目镜:象一个放大镜,将像再次放大显微镜天文望远镜: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物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物镜: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象一个放大镜,将像再次放大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很大,能够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明亮。望远镜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作物镜。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用光屏承接。(照相机,投影仪

7、)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放大镜)实像和虚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