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会诊制度.doc

[精品]会诊制度.doc

ID:49715583

大小:66.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3

[精品]会诊制度.doc_第1页
[精品]会诊制度.doc_第2页
[精品]会诊制度.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品]会诊制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会诊制度  会诊制度凡疑难病例,均应及时申请相关科室会诊。  申请会诊医师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如化验、……等相关资料,填好会诊申请单。  一、科内会诊 对本科内较疑难的病例,由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本科有关医务参加,进行会诊讨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统一诊疗意见。  会诊时,由经治医师报告病历并分析诊疗情况,同时准确、完整地做好会诊记录。  二、科间会诊   1、门诊会诊根据病情,若需要他科会诊或转专科门诊者,须经本科门诊年资较高的医师审签,由病人持诊疗卡片和门诊病历,直接前往被邀科室会诊。  会诊医师应将会诊意见详细记录

2、在诊疗卡或门诊病历上,并同时签署全名;属本科疾病由会诊医师处理,不属本科诊疗范围的病人应转科被邀请科室或再请其他有关科室会诊。  2病房会诊 院内科间会诊申请必须经本科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审批同意,并坚持同级对同级的原则。  会诊医师要求总住院以上医师担任,会诊医师接到会诊通知单后应签收并注明时间,并于24小时内前往会诊。  如有困难不能解决,应请本科上级医师协同处理。  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供简要病史、体查、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以及初步诊断和会诊目的及要求,并将上述情况认真填写在会诊单上,并由主治医师签字,送往会诊科室。  被邀请科

3、室会诊医师会诊时,会诊病人的主管经治医师应全程陪同进行,以便随时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共同研究治疗方案,同时表示对会诊医师的尊重。  会诊医师应以对病人完全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会诊,并将检查结果、诊断及处理意见详细记录于病历会诊单上。  如遇疑难问题或病情复杂时,应立即请上级医师协助会诊,尽快作出诊疗方案并提出具体意见。  对待病人不得敷衍了事,更不允许推诿扯皮、延误治疗。  申请会诊尽可能不迟于下班前一小时(急症例外)。  3、急诊会诊 值班医师对于本科难以处理、急需其他科室协助诊治的急、危、重症病人,由经治

4、医师提出紧急会诊申请,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急”字。  或者直接电话通知和邀请。  会诊医师必须在10分钟内到达申请科室进行会诊。  会诊时,申请医师必须全程陪同,配合会诊及抢救工作。  4、院内大会诊 疑难病例需多个科室会诊时,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办同意,邀请有关医师参加。  一般应提前1-2天将病情摘要、会诊目的及邀请会诊人员报医务办。  医务办确定会诊时间,并通知有关科室及人员。  会诊由申请科室的科主任主持,医务办参加,必要时主管医疗的医疗副院长参加,由主治医师报告病历,经治医师作详细会诊记录,并认真执行会诊确定的诊疗方案

5、。  5、院外会诊 本院不能解决的疑难病例,可邀请外院专家来院会诊。  由科主任提出申请,由主管病人的主治医师填写书面申请,包括简要病史、体查、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以及初步诊断和会诊目的及要求等情况,科主任签字送医务办,经医务办同意后报主管医疗的医疗副院长批准。  经医务办与有关医院联系,确定会诊时间,并负责安排接待事宜。  会诊由科主任、医疗副院长主持。  主治医师报告病情,经治医师作详细会诊记录。   需转外院会诊者,经本科室主任审签,院办公室批准,持介绍信前往会诊。  外出会诊要带全有关医疗资料,并写明会诊目的及要求。  

6、院外会诊亦可采取电话会诊或书面会诊的形式,其程序同前。    内容仅供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