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解读20150722.ppt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解读20150722.ppt

ID:49904467

大小:1.90 MB

页数:78页

时间:2020-03-04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解读20150722.ppt_第1页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解读20150722.ppt_第2页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解读20150722.ppt_第3页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解读20150722.ppt_第4页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解读2015072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解读2015072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解读先说“细菌”概念:广义:泛指各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放线菌狭义:专指细菌专指数量最大、种类最多,具有代表性、典型的,即通常所说的细菌形态区分:球形杆形螺形大肠埃希菌霍乱弧菌链球菌涂片固定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酒精脱色复红复染G+菌G-菌革兰染色:革兰染色后:革兰染色阳性菌(葡萄球菌)革兰染色阴性菌(大肠杆菌)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芽胞鞭毛菌毛抗生素作用机制示意图:抗生素耐药机制示意图: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2、诊治专家共识解读张海瑞安阳地区医院呼吸内科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由其引起的感染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花费,影响患者预后。2011年以来,我国多学科的专家荟萃国内外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的最新进展,总结我国绝大多数权威专家的宝贵经验,制订了《2012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2014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3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

3、家共识》、《201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中国专家共识》。以下对这4个共识进行简要的梳理和解读。2012年发表的《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参考并综合了国际上对耐药菌名称的各种定义和争论,以不动杆菌为例对耐药菌常用名称进行了规范的阐述。一、多重耐药菌的定义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t,MDR):是指细菌对潜在有抗菌活性的3类及以上抗菌药物耐药(头孢菌素、碳青霉系类抗生素、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广泛耐药(ext

4、ensivelydrugresistant,XDR):是指仅对1-2种潜在对该菌有活性的药物(主要指替加环素和/或多黏菌素)敏感;全耐药(pandrugresistant,PDR):指对所能获得的潜在有抗菌活性的抗菌药物(包括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均耐药。*对于PDR,国内文献偶有翻译为泛耐药。对于XDR的称呼,国外有表述为extremelydrugresistant,国内翻译为极端耐药,定义基本类同于全耐药。一、多重耐药菌的定义根据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2005-2012年连续耐药监测结果L8.15i,

5、我国大型教学医院临床分离菌中约70%为革兰阴性杆菌,稍有上升趋势(2005年66.9%,2012年71.9%)。二、我国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流行病学在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分离比例约60%(2005年52.4%,2012年60.1%),非发酵菌比例约40%(2005年45.2%,2012年37.7%),革兰阴性菌中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产ESBLs菌株总体呈增加趋势,2005年分

6、别为38.9%、39.1%和6.0%,2012年则分别为55.3%、33.9%和20.7%。二、我国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流行病学近年来社区获得性感染中的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communityacquiredESBLs,CA-ESBLs)成为欧美学者关注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大陆尚缺少大规模的CA-ESBLs流行病学资料,2007年复杂性腹腔感染研究(SMART研究)显示,社区获得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36.0%和15.2%。近年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开始出现并呈增加趋势,20

7、12年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已达5.0%,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则达到了8.9%。二、我国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流行病学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肠杆菌科细菌,2012年对亚胺培南耐药分别占29.1%、56.8%”,2011年仅对多黏菌素敏感的菌株分别占1.8%和21.7%。2012年CHINET资料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一舒巴坦、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一他唑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3.5%、19.8%、19.6%、17.9%和17.5%。二、我国多

8、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流行病学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多黏菌素E的耐药率低于40%,分别为33.0%和2.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天然耐药,对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嗯唑(TMP-SMZ)、头孢哌酮一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3.8%、10.5%、10.0%和24.4%。2011年中国13家教学医院院内感染常见疾病病原菌耐药性分析显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