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缺氧性脑病.ppt

缺血缺氧性脑病.ppt

ID:50091509

大小:110.51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3-04

缺血缺氧性脑病.ppt_第1页
缺血缺氧性脑病.ppt_第2页
缺血缺氧性脑病.ppt_第3页
缺血缺氧性脑病.ppt_第4页
缺血缺氧性脑病.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缺血缺氧性脑病.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缺血缺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本课件为“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课件,因卫生部统编教材《内科》、《神经内科》均无该病,本文参考《儿科》教材和其他参考资料制作定义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致使脑损害而引起一系列神经精神异常表现的一种综合征,称为HIE。严重者可造成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脑:对缺氧缺血最敏感的器官成人脑质量仅占体质量的2%,静止时却接受心排血量的15%,耗氧量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0%;脑组织内基本没有氧和营养底物储备,

2、脑血流一旦停止:10s内可利用氧储备耗竭,有氧代谢停止;15s昏迷;2~4min无氧代谢也停止、不再有ATP产生;4~5minATP耗尽,所有需能反应停止;4~6min后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性损伤。脑:最不堪一击的器官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高血压性脑病(hypertensiveencephalopathy)肺性脑病(pulmonaryencephalopathy)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肾性脑病(nephro-enceph

3、alopathy)透析性脑病 (dialysisencephalopathy)尿毒症性脑病(uremicencephalopathy)风湿性脑病(rheumaticencephalopathy病因低氧性缺氧:以动脉血氧含量减少为特征,PO2降低:呼吸道阻塞、肺气肿、溺水、呼吸肌麻痹、呼吸中枢抑制、麻醉意外、高山病贫血性缺氧:大量失血、贫血、碳氧血红蛋白血症(一氧化碳中毒)、正铁血红蛋白血症(烟硝酸盐中毒等);循环障碍性缺氧(缺血缺氧性脑病Ischemic-HypoxicEncephalopathy):

4、休克、心衰、心脏骤停等组织中毒性缺氧:因细胞氧化过程破坏,脑组织无法利用血氧所致:氧化物中毒等耗氧过度性缺氧:高热或惊厥等缺氧性脑病与缺血缺氧性脑病没有大的差别,基本的病因都是缺氧发病机制(1)脑血流改变:1.轻度或慢性缺氧时,体内血流重新分配,以保证心、脑的血液供应。2.缺氧时间延长,第二次重新分配,以保证基底节、脑干、丘脑、小脑足够的血流。大脑皮层矢状旁区(分水岭区,大脑前、中、后动脉的边缘带)及其皮下白质缺血。3.重度缺氧使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失代偿,深部灰质(基地节区)发生损伤。缺氧和高碳酸血症:

5、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障碍,“压力被动性脑血流”(2)脑细胞能量代谢改变:1.缺氧时细胞内氧化代谢障碍,只能依靠葡萄糖无氧酵解产生能量,同时产生大量乳酸,导致酸中毒和脑水肿。2.钙内流:缺氧时钙泵活性减弱,导致钙内流,当细胞内钙浓度过高时,受钙调节的酶被激活,如磷脂酶、核酸酶、蛋白酶等,产生一系列的神经细胞损伤和破坏作用。3.氧自由基的作用:缺氧缺血时,ATP降解,腺苷转变为次黄嘌呤,在次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下产生氧自由基,大量的氧自由基在体内积聚,损伤细胞膜、蛋白质和核酸,致使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破坏,血脑屏障

6、的结构和完整性受到破坏,形成血管源性脑水肿。4.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能量衰竭可致钠泵功能受损,细胞外钾离子堆积,细胞膜持续去极化,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大量的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过度激活突触后的谷氨酸受体,导致一系列生化连锁反应,引起迟发性神经元死亡。5.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缺氧缺血可引起二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死亡,即坏死和凋亡,缺氧缺血后由于急性能量衰竭造成细胞坏死,而于数小时后出现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即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HIE神经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表现为:1.意识障碍:(兴奋

7、嗜睡昏睡)2.肌张力:正常减低松软3.癫痫发作4.瞳孔改变:正常、扩大、缩小、不等大,光反射迟钝或消失5.病程及预后:症状持续长,预后差,病死率高,存活者多有后遗症。取决于缺氧的快慢、程度和持续时间,其共同点为CNS功能的广泛抑制:轻度无意识障碍者: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下降、运动不协调严重者表现为意识障碍:昏迷、植物状态、脑死亡急性缺氧性脑病的三个临床阶段急性昏迷期:根据受累部位及程度的不同表现各异:脑干上部受损:去大脑综合症:四肢伸直性强直,瞳孔中度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脑干上下部同时损害:四肢肌肉明

8、显松弛,角膜反射消失,呼吸不规则。通常持续1~2周,其中3~7天最危险急性缺氧性脑病的三个临床阶段去皮层状态期:皮质下及脑干功能先恢复,皮质功能仍处于抑制状态:无任何意识活动,不言,不语,不动,无表情,大小便失禁,对呼唤、触压均无反应,无任何自主动作,靠人工进食。对光反射存在,角膜反射存在,咳嗽反射存在。但病人常睁眼凝视,知觉大多丧失,对周围和自身事物毫无所知。可有无意识的哭闹和防御反应,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上肢屈曲内收,双下肢伸直内旋,呈去皮层强直状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