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积累赏析).ppt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积累赏析).ppt

ID:50109394

大小:26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3-04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积累赏析).ppt_第1页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积累赏析).ppt_第2页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积累赏析).ppt_第3页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积累赏析).ppt_第4页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积累赏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积累赏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分别代表着一个时代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文史知识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解题: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谢朓楼:南北朝时齐朝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在宣城外陵阳山上所建的一座楼,人称谢朓楼,也称北楼。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云:李云。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之作。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mǔ]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

2、有《李太白集》传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读诗文理解内容要求:1.结合注释,逐句理解课文的大意(不懂的词句可借助资料或与周围同学交流)。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含义。译文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

3、、飘逸豪放。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猛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作品分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发端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抑郁。这里既蕴含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忧愤。作品

4、分析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一个“酣”字摒弃了哀怨的消极情绪,凭添了几分豁达与豪放。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作品分析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

5、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的诗象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进一步渲染双方: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非实景。“欲上”,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飞动健举的形象隐寓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作品分析作品分析当他从幻想中回到实里,更强烈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更加重了内心的烦忧苦闷。谢朓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作者自然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抽

6、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一句,运用奇特的比喻,生动地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作者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整首诗给人的感觉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的气概。这说明诗人既不屈服于环境的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的重压。而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心灵对黑暗社会不满所发出的强烈抗议和愤怒控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总结《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唐代伟大诗

7、人李白在宣城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灌注了诗人慷慨豪迈的情怀,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乐府·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