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docx

苏教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docx

ID:50131810

大小:14.17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04

苏教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docx_第1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1.基础知识积累(1)识记课下注释、字词表,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识记笃、索、舆、径、素、卒、而、了、既、俱等文言词汇。(3)背诵默写《古诗二首》2.课文内容(1)《背影》这篇散文记叙了几年前作者在(浦口车站)和(父亲)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2)《甜甜的泥土》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3)

2、《人琴俱亡》这则故事写(王子敬)与(王子猷)深厚的兄弟之情(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4)《我的母亲》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才具),表现了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5)《父母的心》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3.塑造人物的手法包括: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正面、侧面、细节)描写。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举例分析塑造人物的

3、手法及其作用。4.精读课文精彩语句,品味记叙散文朴实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参考课后探究练习:p97第二题,p101第三题,p109第二题。)二、知识体系:(1)摘录易读错、写错生字词分歧 琐屑 谐音 栅栏 赋闲 交卸 蹒跚  狼藉 面面相觑  马褂 天涯 水波粼粼 颓唐 差使  (2)须掌握的文言词汇1)俱病笃                2)何以都不闻消息   3)便索舆来奔丧          4)便径入坐灵床上    5)弦既不调                6)掷地云               7)人琴俱

4、亡               8)因恸绝良久9)月余亦卒           10)语时了不悲  11)子敬素好琴    三、对疑难字、词、句的理解,运用的修辞、写作手法,表达的主旨等方面质疑1.《人琴俱亡》一文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 (子猷先前之所以“不悲”“不哭”是因为他自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又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但后来发现琴因主人亡而音调不调了,琴随人亡了,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内心的悲痛无法排解,所以才“掷琴并“ 恸绝良久”。)2.《甜甜的泥土》结尾“他又笑

5、了,那泥土,甜丝丝的。”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说说你的理解。(“甜甜的泥土”寄托着“过去的妈妈”对儿子王小亮的至爱亲情,滋润了小亮伤痛的心田;那甜丝丝的泥土,也包含着学校老师、传达室老头对小亮的爱心……这些人类的爱,让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得到了应有的爱和幸福,从而产生了生活的渴望和动力。)3.《我的母亲》一文作者深情回忆了有关母亲的四个片段,请分别加以概括。4.《父母的心》一文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分别是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