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工程第三版课件教学课件 作者 李绍芬 主编第二章 反应动力学基础.ppt

反应工程第三版课件教学课件 作者 李绍芬 主编第二章 反应动力学基础.ppt

ID:50166583

大小:1.75 MB

页数:176页

时间:2020-03-09

反应工程第三版课件教学课件 作者 李绍芬 主编第二章 反应动力学基础.ppt_第1页
反应工程第三版课件教学课件 作者 李绍芬 主编第二章 反应动力学基础.ppt_第2页
反应工程第三版课件教学课件 作者 李绍芬 主编第二章 反应动力学基础.ppt_第3页
反应工程第三版课件教学课件 作者 李绍芬 主编第二章 反应动力学基础.ppt_第4页
反应工程第三版课件教学课件 作者 李绍芬 主编第二章 反应动力学基础.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应工程第三版课件教学课件 作者 李绍芬 主编第二章 反应动力学基础.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反应动力学基础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反应工程教学组2.1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反应物系中某一反应组分的反应量。(2.1)各组分的反应速率分别为:(2.2)对反应:注意:1.对反应物dn/dt<0,对产物dn/dt>02.按不同组分计算的反应速率数值上不等,因此一定要注明反应速率是按哪一个组分计算的以不同组分计的r间关系:→→(2.3)由得反应速率的普遍定义式:结合反应进度定义式可得:(2.4)(2.4a)利用等式nA=VcA,式(2.2)可变为式(2.5)(2.5)对于恒容过程,式(2.5)可转化为:(2.6)对于流

2、动反应器(定常态过程):取反应器内任意一个小微元M,其体积为dVr,可认为此体积内物系参数均匀。VrFA0MdVrFAFA-dFA反应速率为:(2.7)对于多相反应用相界面积a代替Vr,反应速率式表示为:(2.8)(2.9)用固体质量W代替Vr,反应速率式表示为:小结:对于均相反应,间歇反应器:对于连续反应:(2.10)例2.1在350℃等温恒容下纯的丁二烯进行二聚反应,测得反应系统总压p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t/min0612263860p/kPa66.762.358.953.550.446.7试求时间为26min时的反应速率。解:以A

3、和R分别代表丁二烯及其二聚物,则该二聚反应表示为:2A→Rt=0cA00cA0t=tcA(cA0-cA)/2(cA0+cA)/2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A)(A)式改写为:(B)由于是恒容下反应,故可用式(2.6)表示反应速率,将(B)代入式(2.6)化简后有:(C)又:故(C)可改写为:(D)代入有关数据即得以丁二烯转化量表示的反应速率值:若以生成的二聚物表示,反应速率则为:2.15×10-4kmol/(m3.min)数值微分得t=26min时,dp/dt=-1.11kPa/min。2.2反应速率方程在溶剂、催化剂和压力等因素一定的情况

4、下,描述反应速率与温度和浓度的定量关系,即速率方程或动力学方程:r=f(c,T)(2.11)C为浓度向量。动力学方程的具体函数关系:对基元反应,可根据质量作用定律直接写出:(2.12)对非基元反应,需根据反应机理推导动力学方程:设反应A→P+D的反应机理如下:A*→D(2.13)(2.14)两个反应均为基元反应,假定第二个反应为速率控制步骤因第二个反应达到平衡,则:或K1为平衡常数将上式代入(2.16)有:(2.17)可见,非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不能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写出。(2.16)则:特例:有的非基元反应,其速率方程与质量作用定律吻合。例:

5、一氧化氮氧化反应为非基元反应:2NO+O2→2NO2其速率方程为(2.18a)机理(1):NO+NO=(NO)2(NO)2+O2→2NO2第二步为速率控制步骤。r=kcNO2cO2机理(2):NO+O2=NO3NO3+NO→2NO2第二步为速率控制步骤。两种不同的反应机理,可以推出相同的结果,说明动力学实验数据与速率方程相符合,仅是证明机理正确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机理判断需证明中间化合物的存在。目前,绝大多数化学反应的机理还不清楚,因此主要是根据实验结果来确定速率方程。方程的形式多是幂函数型,且将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分开表示:一般用k表

6、示f1(T),k称为反应速率常数。f2(T)的形式为:αA,αB分别为组分A和B的反应级数。则幂函数型速率方程为:对于基元反应,αA,αB分别等于相应组分的化学计量数νA,νB对于非基元反应,αA,αB应通过实验来确定,其绝对值不会超过3,但可以为分数或负数。(2.19)对于可逆反应,速率方程为:(2.20)αi,βi,k,k和Kc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推导如下:设可逆反应速率方程为反应达平衡时,r=0,有:或(2.2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有:(2.22)设ν为正数,上式可改为:(2.23)比较以上三个式子可得:(2.24)以及(2.25)式(

7、2.24)表明正逆反应的反应级数之差与相应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一定值。式(2.25)阐明了正逆反应速率常数与化学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式中涉及到的常数ν,叫做化学计量数,它是速率控制步骤出现的次数。举例:设2A+B↔R的反应机理为:(1)A↔A*(每生成1molR,此步骤出现两次)(2)A*+B↔X(3)A*+X↔R若第一步为速率控制步骤,则ν=2例2.2等温下进行醋酸(A)和丁醇(B)的酯化反应:CH3COOH+C4H9OH↔CH3COOC4H9+H2O醋酸和丁醇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2332和1.16kmol/m3,测得不同时间下醋酸转化量

8、如下:试求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分析:根据醋酸转化率较低,且丁醇大量过剩的条件可知,此题可以忽略逆反应的影响。首先设正反应速率为:(A)积分后,得到:(B)先假设=2,(B)式化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