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诗词重点难点.doc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诗词重点难点.doc

ID:50168828

大小:233.8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20-03-06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诗词重点难点.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诗词重点难点.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诗词重点难点.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诗词重点难点.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诗词重点难点.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诗词重点难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部分文言诗词重点难点21、与朱元思书一、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字叔庠(xiáng),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他好学有俊才,诗文自成一家,擅长描写山水景物,语言简练省净,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二)文言词语1.词类活用:【风烟俱净】形作动,消净、散净。【急湍甚箭】形作名,急流。【猛浪若奔】动作名,飞奔的马。【互相轩邈】形作动,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望峰息心】使动用法,使……停止。【横柯上蔽】名作状,在上面。2.通假字:【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有时见日】见,通“现

2、”,露出。3.重点词语:【风烟】烟雾。【共色】一样的颜色。【从流】随着江流。从,顺,随。【缥(piǎo)碧】青白色。【无碍】毫无障碍。【甚箭】比箭还快。【夹岸】两岸。【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绿而密。【负势】凭依高峻的山势。负,依凭。【竞上】争着向上。竞,争。【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千百】形容很多。【泠泠(líng)】形容水声激越。【作响】发出声响。【相鸣】互相和鸣。【成韵】形容声音和谐动听。韵,和谐的声音。【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绝】停止。【鸢(yuān)飞戾(lì)天】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功名的人。鸢,一种凶猛的鸟。戾,至

3、。【息心】平息热衷功名之心。【经纶】筹划,治理。【柯(kē)】树木的枝干。【蔽】遮蔽。【犹】像。【交映】互相掩映。二、阅读探究1.表明富春山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全貌)的句子是什么?风烟俱尽,天山共色。2.既写出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的句子是什么?从流飘荡,任意东西。3.总写所感,统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4.作者是怎样有层次的描绘“异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先写“缓流”,突出澄澈(游鱼细石);再写“急湍”,突出凶猛(急湍、猛浪)。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5.作者是怎样表现“奇山”的?①整体

4、形象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②生长状态奇。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③自然声音奇。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6.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什么?这句对写“奇山异水”有什么关系?①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②有这样的“奇山异水”,必然有人的足迹,有人的触景之情,这句是游览者自然生发的感情。同时这句又是侧面着笔,通过衬托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突出了“奇山异水”。7.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似是

5、多余,对此你有何看法?不多余。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全文犹如作者放出的千里之线,这里又收回手中,承接文章开头四句,清幽淡雅,余音缭绕。三、拓展延伸1.由“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你想到了哪两篇文言文中的话?写出相应语句、作品和作者。①“潭中鱼可白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②“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2.由“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你联想到生

6、活中的什么现象?富贵人虽然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是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固然有种种不便,但其快乐是无法比拟的。22、五柳先生传1.出处: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见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本文视为作者的自传,以第三人称,从五柳先生的身份和称号写起,重点描写了他的生活、性格特点,描述出一个安贫乐道,抱朴存真,不追求荣华富贵的隐士形象。表达了作者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来取得富贵,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情感。在写法上多用否定句,突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以及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是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7、。A、字音:辄[zhe]箪[dan]俦[chou]觞[shang]B、词语: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辄,就。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不求甚解: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在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古今异义:①造:往、到,造饮辄尽;今常用于“创造”“制造”等义。②赞:传记结尾处评论性文字。今常用于“赞美”、“夸赞”等义。一词多义:①以:把,因以为号焉;凭借,以此自终。②之:代词,他,或置酒而招之;助词,译为“的”,无怀氏之民欤?③言:说话,说,闲静少言;言语,话,黔娄之妻有言。④其:代

8、词,他,亲旧知其如此;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