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金属材料热处理(最终整理版).doc

[精品]金属材料热处理(最终整理版).doc

ID:50261058

大小:7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5

[精品]金属材料热处理(最终整理版).doc_第1页
[精品]金属材料热处理(最终整理版).doc_第2页
[精品]金属材料热处理(最终整理版).doc_第3页
[精品]金属材料热处理(最终整理版).doc_第4页
[精品]金属材料热处理(最终整理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金属材料热处理(最终整理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本质晶粒度:根据标准实验方法(GB6394-2002),经9304-10摄氏度,保温3-8小时后测得奥氏体晶粒的大小。实际晶粒度是经热处理后获得的实际奥氏体晶粒大小。起始晶粒度是奥氏体转变刚完成,即奥氏体晶粒边界刚相互接触时的奥氏体晶粒度大小。本质晶粒度表明了奥氏体晶粒长达倾向,是实际晶粒度的特殊情况。2•条状马氏体亚结构:大多为高度位错。板条之间存在残余奥氏体。3.片状马氏体的亚结构为细的李晶4•珠光体向奥氏体的转变包括:奥氏体形核,奥氏体长大,剩余渗碳体溶解和奥氏体成分均匀化。奥氏体晶粒长大时,向铁素体方向长

2、大的速度大于向渗碳体方向长大的速度5、6、第一二回火脆性及特点?由于回火引起的脆性称为回火脆性,在200-350出现的为第一类,在450-650为第二类。当出现一后,在加热到较高温度回火,可将脆性消除,如果在此温度范围内回火,就不会出现这种脆性,为不可逆回火脆性。二属于可逆回火脆性,即在脆化以后,如重新加热到650以上,然后快冷至室温,则可消除脆化,在脆化消除后,还可在此发生脆化。7、钢的淬透性:指奥氏体化后的刚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其大小用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获得的淬硬层深度来表示。影响因素:碳含量;合金元素;奧

3、氏体化温度;外加应力的影响;塑性变形的影响。断口检测法,U曲线法,临界直径法,末端淬火法。8、淬硬性及影响淬硬性的因素:是指钢在正常淬火条件下所能够达到的最高硬度。它与钢种的碳含量有关,取决于淬火加热时固溶于奥氏体中的碳含量。9>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强化的条件:只有在加热或冷却时发生溶解度发生显著变化或发生类似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即有固态相变发生的合金才能进行热处理强化。10、珠光体的片层间距:相邻两片Fe3C的平均距离S0称为珠光体的片层间距。衡量大小:S0与过冷度AT成反比,且关系为S0二(8.02X1000/AT

4、)nm11、形成粒状珠光体的途径:是有等轴状铁素体和粒状渗碳体组合而成。途径:片状珠光体球化;有不均匀奥氏体直接形成;淬火后进行髙温回火。12、奥氏体的热稳定化:指刚在淬火冷却过程中,由于冷却缓慢或等温停留,使随后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呈迟滞的现象。奥氏体力学稳定化:奥氏体在Md以上温度的塑性变形,将抑制随后冷却时马氏体的转变,即产生奥氏体的力学稳定化现象。13、上贝氏体形状及特点:上贝氏体显羽毛状~~点:上贝氏体形成时有浮凸效应,且存在一定的位错组态。14、下贝氏体形成特点:下贝氏体形成时也有表面浮凸效应其位错密度高

5、于上贝氏体。15、述是将钢加热到工艺预览的某一温度经保温缓慢冷却下来后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正虬是将钢加热到出Ac3(亚共析钢)和Accm(过共析钢)略高30度-50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中或在强制冠动的空气中冷却到室温得到珠光体类组织的热处理工工艺。16、生产上如何选择正火和退火:碳低于0.25%的低碳钢通常用正代退;0.25%-0.50,%的中碳钢,用正代退;0・50%-0・75%,因碳含量高,正的硬显著高于退的硬,难以切加工,用完退,降硬改善切;大于0.75%,对高合金钢用完退。17、调质处理:将

6、淬火和随后的髙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工艺。调制处理后得到的组织:回火索氏体,即细粒状的渗碳体和铁素体。18、45钢齿轮的工艺路线:锻造一热处理1(正火)一机械加工一热处理2(调质处理)—高频淬火一回火;正火后的组织为珠光体;调质后的组织回火索氏体。19、常用于渗碳的钢: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如15,20,20Cr,20CrMnTi,渗碳后组织:渗碳层中的碳含量最高约为1%,由表及里逐渐降低至原始碳含量。渗碳后缓冷组织自表及里:过共析组织+共析组织+亚共析组织的过渡层+原始组织。20、用20CrMnTi:下料-锻造-热处理

7、1(正火)-粗加工-渗碳-热处理2(淬火)-热处理3(低温回火)-喷丸-磨齿;正火-降低锻造应力,细化晶粒,均匀化学成分,改善切削;淬火+回火-最终热处理,提高抗磨损抗接触疲劳性能。21、表面热处理:对钢的表面快速加热,冷却,把表面淬成马氏体。对钢的组织、成分影响:使表面获得高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仍保持原来良好地韧性和塑性的热处理方法。化学热处理:将钢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使介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原子渗入工件表层,以改变钢件表层化学成分和组织,进而达到改进表面性能,满足技术要求的热处理工艺。对钢的组织、成分

8、影响:改变钢件表层化学成分和组织(如渗碳,渗氮,碳氮共渗)22、高温、中温、低温阶段石墨化铸铁分别得到组织高温:一次石墨G1和共晶石墨G;中温:二次石墨GII;低温: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析出石墨。23、灰铁牌号的意义:HT表示“灰铸”数值表示最低抗拉强度。(如HT100,抗拉强度工lOOMPa)球铁牌号的意义:QT表示“球铁”两组数字分别表示抗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