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FoxPro 6.0程序设计教程 教学课件 作者 杨慧珠 李德强 仝虎 编著 第一章 VFP数据库基础知识.ppt

Visual FoxPro 6.0程序设计教程 教学课件 作者 杨慧珠 李德强 仝虎 编著 第一章 VFP数据库基础知识.ppt

ID:50307610

大小:611.00 KB

页数:67页

时间:2020-03-07

Visual FoxPro 6.0程序设计教程 教学课件 作者 杨慧珠 李德强 仝虎 编著 第一章 VFP数据库基础知识.ppt_第1页
Visual FoxPro 6.0程序设计教程 教学课件 作者 杨慧珠 李德强 仝虎 编著 第一章 VFP数据库基础知识.ppt_第2页
Visual FoxPro 6.0程序设计教程 教学课件 作者 杨慧珠 李德强 仝虎 编著 第一章 VFP数据库基础知识.ppt_第3页
Visual FoxPro 6.0程序设计教程 教学课件 作者 杨慧珠 李德强 仝虎 编著 第一章 VFP数据库基础知识.ppt_第4页
Visual FoxPro 6.0程序设计教程 教学课件 作者 杨慧珠 李德强 仝虎 编著 第一章 VFP数据库基础知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Visual FoxPro 6.0程序设计教程 教学课件 作者 杨慧珠 李德强 仝虎 编著 第一章 VFP数据库基础知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ACoursebookonVFP6.0ProgrammingVisualFoxPro6.0程序设计教程7/21/20211主讲:杨慧珠办公室:A1S41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管理系7/21/20212学时数:56学时上机时数:24学时学分:5学分(3.5+1.5)性质:是工商管理专业、机电专业、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的学生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掌握VFP6.0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商品销售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人事管

2、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等等。课程性质和目的7/21/20213目录第1章VFP数据库基础知识第2章VFP6.0数据基础第3章VFP数据库及操作第4章索引、排序与多表操作第5章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第6章查询与视图第7章程序设计基础第8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9章表单设计与应用第10章报表设计与应用第11章菜单设计与应用第12章应用系统的开发、编译与发布第13章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实例7/21/20214参考教材[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VisualFoxPro程序设计教育部考试中心编[2]VisualFoxPro6.0程序设计梁成华赵晓云主编[3]其它有关VisualFoxPro的教材、书籍

3、等.7/21/20215第一章VFP数据库基础1.1—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2—数据库系统1.3—数据模型1.4—关系数据库1.5—VisualFoxPro6.0系统概述1.6—项目管理器7/21/202161.1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发展概述:1940~60年代中期,计算机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1960年代中后期,进入数据处理领域,数据库技术产生:60年代中期,美国系统发展公司首次采用“DataBase”;68年,IBM研制开发了层次结构的数据管理系统IMS(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69年,美国数据系统语言协会提出网状结构数据库系统规范

4、报告;1970年,IBM的E.F.Codd提出数据库关系模型,美国一些大学和公司开始研制基于关系理论的数据库系统;1980年代,推出多种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如应用于大中型计算机的DB2、Oracle、Sybase、Informix、SQLServer等;应用于微型机的dBase、FoxBase、FoxPro、VisualFoxPro、Access、Clipper等.7/21/202171.1.1数据、信息与数据处理1、数据(Data)用于表达、描述、记录客观事物属性,能被接收、识别和存储的某种物理符号。数据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描述事物特性的数据内容;其二是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的数据形式

5、。数据不仅包括数字、字母、文字和其他特殊字符组成的文本形式的数据,而且还包括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多媒体数据。但是最多、最基本的仍然是文字数据。数据分数值数据和非数值数据两大类计算机能接收、识别、存储、处理的是二进制数据.7/21/202181.1.1数据、信息与数据处理2.信息(Information)经过加工处理,能影响人类行为,具有特定形式的有用数据.3.数据处理就是将数据转换为信息的过程。数据处理实质上就是利用计算机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处理。它包括对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分类、排序、检索、维护、加工、统计和传输等一系列操作过程。目的:获得有用的数据─信息.7/21/20

6、2191.1.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当时的计算机发展状况: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从硬件看,无磁盘等直接存储介质;从软件看,无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处理采用批处理。主要特点:⑴没有数据管理软件系统,一切数据管理由人工实施;⑵数据与程序不具有独立性,一组数据对应一个程序,相互依赖,不能共享,即一个程序中的数据无法被其他程序利用,因此程序与程序之间存在大量的重复数据,称为数据冗余。⑶数据不能保存,程序运行完毕,数据即丢失;⑷数据未结构化,独立性差.7/21/2021101.1.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应

7、用程序1应用程序2应用程序n数据集n数据集2数据集1图1.1人工管理阶段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的关系7/21/2021111.1.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2、文件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当时的计算机发展状况: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大量用于管理;硬件上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储设备;软件方面,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中有了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一般称为文件系统(专门管理外存储器的数据管理软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