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综合的管理.ppt

高血压综合的管理.ppt

ID:50352865

大小:393.00 KB

页数:76页

时间:2020-03-12

高血压综合的管理.ppt_第1页
高血压综合的管理.ppt_第2页
高血压综合的管理.ppt_第3页
高血压综合的管理.ppt_第4页
高血压综合的管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综合的管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与慢病预防控制所朱朝阳高血压的流行趋势和防治现状建国以来三次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表明: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每十年上升约25%目前全国患者估计人数已达1.6亿高血压的流行趋势和防治现状我国的高血压防治工作目前仍处于极低水平知晓率(31%*)治疗率(21%*)控制率(6%*)全部高血压患者中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所占比例全部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控制在治疗目标水平以下(即<140/90mmHg)患者所占的比例全部高血压患者中接受治疗者的比例*据2002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是遗传因

2、素与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不良生活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分为:可改变的和不可改变的两类。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超重、肥胖性别膳食高盐、低钾、低钙遗传因素长期超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长期精神紧张高血压的危害大动脉及周围动脉的病变:如主动脉瘤冠心病发病和死亡增加脑卒中发病和死亡增加肾脏疾病发生危险增加心力衰竭发病和死亡增加血压水平升高高血压的防治目标基本目标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追加目标控制高血压的同时,减少心血管病的其他危险因素根本目标尽快控制不断上升的高血压患病预防和控制高血

3、压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治高血压最根本的途径是依靠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开展社区防治,在积极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同时大力开展一级预防,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道路。高血压综合管理内容一、患者的发现和登记二、高血压诊断、分级和危险分层三、高血压的非药物干预四、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五、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六、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支持七、社区高血压防治健康促进八、社区高血压管理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免费送药流程武汉市疾控中心-北京双鹤药业各区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筛查出的患者登记建档随访发放药物患者的发现和登记目的早诊断、早治疗和及

4、早管理高血压患者,尽早通过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延缓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降低高血压的危害程度。患者的发现和登记发现方式(一)机会性筛查:1、就医2、社区血压测量点(二)重点人群筛查:1、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量血压2、高危人群筛查患者的发现和登记发现方式(三)人群健康档案的建立(四)健康体检(五)收集社区内已确诊患者信息患者的发现和登记登记1、对象: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患者的发现和登记2、登记内容高血压患者基本情况表高血压规范管理表格高血压患者基本情况表(打印稿).doc高血压患者登记一览表高血压规范管理表格武汉市社区高

5、血压患者管理一览表(打印稿).doc高血压诊断、分级和危险分层一、定义和分级在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经过至少3次不同日血压测量,均到达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方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类别收缩压舒张压正常血压<120和<80正常高值120~139或80~89高血压:≥140≥90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或90~99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或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或≥110单纯收缩性高血压≥140和<90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mmHg)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6、。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二、高血压的诊断方法测量血压是高血压诊断和分类的主要手段。临床上通常采用间接方法在上臂肱动脉部位测得血压值,需要经非同日的三次反复测量才能判断血压升高是否为持续性,可诊断为高血压。并根据高血压的诊断与分类标准分级;分级前须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血压测量标准方法:1、测量仪器要求2、测量前要求3、袖带要求4、测量步骤确定最高充气压听诊器膜式听头放在袖带下方肱动脉部位,不要与袖带或皮管接触。放气速度恒定2mmHg/秒,两次连续打击声出现(收缩压),两次连续打击声消失(舒张压)。读数往上靠,为偶数。30秒

7、左右再进行下一次测量,取平均值,若大于5mmHg,测第三次,取3次的平均值。三、高血压患者危险分层针对高血压患者,通过整体心血管病危险性评估来确定治疗措施是高血压治疗的核心宗旨,也是近年来高血压治疗策略最主要的进展。因为不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发生相关疾病和死亡的危险都相同,一旦确诊高血压,必须首先进行临床评估,确定高血压病因、潜在危险大小及适宜的治疗措施等。三、高血压患者危险分层分层目的:1、更有针对性地指导非药物治疗2、决定开始药物治疗的时间和强度3、合理地选择降压药物4、确定目标血压5、治疗其他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危险分层标准表其它危险因素和病史血

8、压(mmHg)1级高血压SBP140~159或DBP90~992级高血压SBP160~179或DBP100~1093级高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