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线说课稿.doc

相交线说课稿.doc

ID:50403238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5

相交线说课稿.doc_第1页
相交线说课稿.doc_第2页
相交线说课稿.doc_第3页
相交线说课稿.doc_第4页
相交线说课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相交线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相交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第1节的内容“相交线”。其中有很多不成熟的见解,还请大家批评指正。一、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为今后学习几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了证明几何体提供了一个示范作用。本节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推动作用,所以本节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对顶角的概念和“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并能从图中识别;(2)理解垂线的概念和“过一点有且只有

2、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的性质,并能正确作图;(3)理解“在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正确作图。【情感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趣,增强学习兴趣,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中充满探索和创造。(三)重点、难点重点: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垂线的相关性质。难点:理解并根据要求正确作图。一、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直观教具演示,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二、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学会

3、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一般规律,从中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能力,并养成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归纳并总结,但他们对知识迁移能力较差,推理能力还需慢慢培养。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显示立交桥、防盗网设问:从这些图片想到什么图形,学生会指出:相交线。从而引出了课题:相交线。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几何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建立直观、形象淡淡数学模型。(一)新课探讨1、对顶角的位置关系让学生用以备好的剪刀剪纸片,提出问题:问题一:一把张开的剪

4、刀能联想出什么几何图形,说一说剪刀剪开纸片的过程中有关角的变化?学生观察,在老师的提醒下很容易把剪刀的构造想象成两条相交直线,在剪刀剪纸片的过程中,把手和刀刃之间的夹角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这些角之间存在着不变的位置和数量关系。通过生活中的情景抽象出几何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问题二:任意两条相交的直线在形成的4个角中,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两条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1和∠3有公共定点O,并且它们的两边分别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AD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然后我适当启发、引导,让他们归纳出对顶角的概念:2、对顶角的大

5、小关系(1)演示教具(自己制作)(在黑板上画两条相交直线,学生也画)(2)让学生通过量角器测量(3)让学生把画好的对顶角剪下,进行翻折(4)引导学生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来推导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引导学生写出推理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应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引导,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即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通过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对顶角相等的例子。(一)练习巩固P114的“练习”题。有学生独立完成,老师纠正指导。(二)垂线内容带领学生解答P114“思考”部分的内容,让学生求出其他三个角,并说出原因

6、,然后教师让两位学生回答。加强学生对求角的练习,并顺利引出下文,即垂线的定义.两条直线AB和CD相交所组成的4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B┴CD”,读作“AB垂直于CD”,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O叫做垂足。问:你们能再举出一些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例子吗?找学生回答,发现生活中的几何无处不在。操作:P115“操作”题,教师将图10-4画在黑板上,与学生们合作完成。然后在教师地的指导下再亲手操作第2题,本人认为书中的内容是精挑细选而出的,有必要先让学生解决书上所有的疑问,然后在通过课后练习和考试等方式巩固提高。由上面的“探索”我

7、们可以总结出: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观察:P116“观察”题,教师将图10-6画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然后在教师地的指导下再亲手操作第2题。由上面的“观察”我们可以总结出:在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五)练习巩固:P117“练习”部分的内容,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师生共同纠正。(六)课堂小结(七)作业布置附:板书设计10.1相交线一、顶角的概念二、对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