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晃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对新晃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ID:506287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8-21

对新晃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对新晃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对新晃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对新晃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对新晃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新晃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新晃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规划设计对新晃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对新晃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规划设计对新晃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对新晃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规划设计对新晃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对新晃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规划设计对新晃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对新晃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规划设计对新晃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本文对新晃县的基本情况以及如何快速发展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作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产业建设,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    新晃人文历史悠久。旧称晃州、晃县。据文物考古发现,距今5至10万年

2、前,新晃境内就已有人类繁衍生息。秦汉时期属夜郎国治地,唐宋两朝曾置夜郎县,历时287年。千百年来,在这块热土上生息着侗、汉、苗、回等26个民族,侗文化、夜郎文化积淀深厚,被费孝通先生誉为“楚尾黔首夜郎根”。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侗族自治县,是全国较早实行区域自治和最早制定《自治条例》的少数民族县。现辖23个乡镇296个村14个居委会,总人口26万,其中侗族占80.13%。  新晃自然资源丰富。全县总面积1508平方公里,全境以山地为主,森林覆盖率达67.5%,除盛产天麻、杜仲、吴茱萸等名贵中药材外,红豆杉、右旋龙脑樟等名贵树

3、种呈群落分布,为“国宝”级森林资源。重晶石、钾、铅、锌等矿产资源蕴藏丰富,其中,钾长石储量9亿吨,重晶石储量2.8亿吨,为全国特大型优质矿床。农畜产品丰富,特色鲜明,天堂牌烤烟及湘西黄牛等优良畜产品产量较大,享誉周边省市。  一、实施湘西地区开发以来的主要工作  省委、省政府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以来,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全县上下抢抓机遇、团结拼搏,以项目建设为龙头,致力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进步,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6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2.1亿元,比2003年增长20.4%;完成地方财政

4、收入3555万元,同口径比2003年增长-0.45%;农民人均纯收入1545元,比2003年增长18.66%。  1、突出加快产业建设,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致力推进工业转型整合,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业体系。自2003年以来,受到国家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提供新晃70%以上财政收入的新晃卷烟厂因政策性原因关闭、关联新晃多个产业的新晃汞矿因资源枯竭关闭,县属骨干工业企业相继陷入困境,面对挑战,我县以实施湘西地区开发产业项目为契机,结合推进国企改革,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交通优势,致力于提高县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在更大范

5、围内整合利用资源,大力发展矿产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和机械加工、电力等优势产业,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资源加工型工业体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2004年引进并列入湘西地区开发产业项目的青岛红星集团新晃公司钡盐深加工项目已完成年产2万吨精细硫酸钡生产线建设。2006年,该公司完成产值1800万元,上交税金300多万元。更重要的是通过该项目的带动,由山东新泰万河公司投资的年产8万吨销酸钡系列产品加工项目及低品位重晶石深选加工项目正在筹建,多系列综合利用的重晶石加工开发格局初步形成。以新晃嘉信食品公司

6、为主体,依托传统肉牛养殖和加工技术优势,大力推进肉牛产业建设。自2004年项目列入湘西地区开发规划以来,累计完成投资3525万元,建成了年屠宰肉牛10万头,加工牛肉产品1万吨的牛肉加工生产线,并建立了方家屯小洪溪、凉伞镇冲场、中寨镇草场等8个肉牛育肥基地,有力带动了我县肉牛养殖业的发展。2006年,全县拥有规模工业企业25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4亿元,实现增加值3.34亿元,比2003年分别增长118.6%、103.6%。  致力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加快农业发展,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立足于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从产业建设、

7、条件改善和扶贫开发入手,致力推进城乡统筹。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先后被列为湖南省种草养畜基地县、中药材产业化开发示范县、优质烤烟基地县、蚕桑开发示范县,初步形成了以肉牛、烤烟、蚕桑、中药材四个产业为主导的农村产业格局。其中,肉牛业产值达到农业产值的近三分之一强,并对湘、黔、渝十多个县市区的肉牛资源形成集聚,使新晃成为湘黔两省肉牛的重要集散地。2006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2亿元,比2003年增长37.5%。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农业综合开发,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实施农村电网改造,支持农村沼气能源建设。到2006年,全县100%的

8、自然村实现通电,80%的乡村实现与城区同网同电价,农村沼气入户率达到10%。坚持“治穷与治愚并举,输血与造血结合”,积极探索和创新扶贫机制,大力开展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城乡市场日趋活跃,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挖掘和开发文化资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