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国-玉人面考--兼论石峁玉器与贝加尔湖周边玉资源的关系.pdf

一目国-玉人面考--兼论石峁玉器与贝加尔湖周边玉资源的关系.pdf

ID:50641427

大小:271.1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6

一目国-玉人面考--兼论石峁玉器与贝加尔湖周边玉资源的关系.pdf_第1页
一目国-玉人面考--兼论石峁玉器与贝加尔湖周边玉资源的关系.pdf_第2页
一目国-玉人面考--兼论石峁玉器与贝加尔湖周边玉资源的关系.pdf_第3页
一目国-玉人面考--兼论石峁玉器与贝加尔湖周边玉资源的关系.pdf_第4页
一目国-玉人面考--兼论石峁玉器与贝加尔湖周边玉资源的关系.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目国-玉人面考--兼论石峁玉器与贝加尔湖周边玉资源的关系.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2期“一目国”玉人面考——兼论石峁玉器与贝加尔湖周边玉资源的关系杨伯达(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陕西神木县石峁龙山文化遗址中先后出土了大批玉器,早在20世纪20一30年代出土的玉器已为欧美几家博物馆收购人藏。1949年之后,石峁村民在耕地、修建梯田、开坡筑路时不断发现古玉,这些古玉有的被农民作为镇宅之宝加以珍藏,有的则被卖到高家堡农副产品收购站,收购站将收购到的古玉一律上交外贸部门出口换取外汇,据悉,其中一部分残器被改作材料使用。由此可知,榆林神木石峁等地出土玉器已部分流失到海外。还有被外贸部门改制者,其数

2、量相当庞大。这一点我们在研究石峁等地出土玉器时必须注意而不应置之度外。1976—197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戴应新研究员以现金从农民手中收购到127件古玉,交陕西省博物馆典藏,现为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笔者有幸得以目睹其中黑玉璋等少数玉器,深感这批玉器在中国史前玉器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中国美术全集·工艺9·玉器》仅刊出其“玉人头”一件(该集之二一)(本期封底),1994年1月,台北故宫博物院月刊《故宫文物》(130·图一四七)再次刊出。此玉人头是我国史前玉人头像之中唯一一件侧面像,高4.5、宽4、厚0.5

3、厘米,玉髓质,近乳白色,头顶有一椎髻,蒜头鼻,口外凸,一大耳突出于脑后,一只大眼刻于髻下,口与颚间钻一孔,其下是短颈,作工极为古拙夸张。戴应新先生评此玉人头云:“雕刻手法古拙,各部比例和位置虽有失当,但形象传神,酷似今日健壮憨厚的陕北青年男子相貌,给人一种超越时空概念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散发出浓郁的黄土乡里气息。”笔者认为,他的一只大眼睛和一只大耳朵的形状及其位置都是违反常态的,十分古怪离奇。当然,古人塑造形象时难免会有一定的随意性,但也不会凭白无故地远离现实,其中必有不为我们所知的隐秘,这一秘密需要我们揭开。一、石峁“玉人头”即“

4、一目国”玉人面近年,笔者为了研究我国古代玉矿分布及其玉文化板块问题,便悉心查寻学术界研究先秦文献的相关成果,同时也研读有关的古文献,而《山海经》则是首选的重要先秦文献。在《山海经》中记载了“一目国”与“一目人”4的古说,其《海外北经》所记“一目国”云:“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一日有手足。”该书并附有披发裸身的一目国人插图,可见一眉一目在鼻上(图一)。图一《山海经》所附插图左.“一目国”人像右:“目国”人像头部·29·万方数据袁珂校注案:“《淮南子·坠形篇》有一目民。《大荒北经》云:‘有人一日,当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

5、,食黍。’即此,”‘郝懿行云:“此人即一目国也。”见《海外北经》4。珂案:“《海内北经》有鬼国,亦即此,威、鬼音近。”“指明一目人为少吴之子,威姓,其宗姓都已疏理清楚,为“一目国”的记载稍作补充。以上两条关于”一目”的记载当然是·种神话传说,也是违反生理的,确实是荒诞可笑,不足凭信。可是若与石峁一目玉人像对照.两者可互为对应.确有关系,可证此“一目国”、“一目人”的记载还是有来头的,不应是空穴来风。说明这一远古神话曾经传播到石峁文化圈,由口头代代相传.至东周始记入简牍,流传至今,而绝非后人杜撰。石峁文化玉人在创造他们的图腾神、祖先

6、神或保护神的一目人时,理所当然地参酌他身边人(可能是酋长)的形象为一目人传说的现实模特+再将其一只眼睛放大,“中其面而居”,占了,耳朵的部位,叉灵活地把耳朵移到了脑后,这就是史前玉人创造形象时经常采用的随意性手法,加以变通处理。但是在夸大传说中远祖的一只眼睛时确实又是非常严肃的,这就是史前玉人创作的严肃性。这一严肃性与随意性的有机结合,则是石峁玉人的工艺的、艺术的创作原则。上面我们仅将《海外北经》的“一目国”的记载与石峁一目玉人像联系对应,说明了两者确实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进而理应承认石峁玉一目人面像也就是“一目国”人留下的

7、一件极为珍贵的玉雕作品。二、石峁古遗址出土玉器即“鬼”玉既然承认石峁玉人头像是《山海经》里的“一目国”、“一目人”的物征,也是“鬼”部的图腾,进而也可以说石峁遗址的族属有了线索,一目国的方位及其地域也有了可靠的空间。一目国的地望究竟在何方?据《海外北经》记,一I:I国在无臀国之东.而无臂国位于“海外⋯⋯至西北陬者(珂案)”。,可以肯定位于我国西北部,但其具体地区未详。再查《海内北经》“鬼国”4,其地在“海内西北陬以东者”,也就是北部偏东者.正合《论衡·订鬼篇》引《山海经》(今本无)所云·30·“北方有鬼国”’。其全文如下:“鬼国在

8、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一日武负神在其东,为物人面蛇身。”珂案:“(鬼国)即一目国,已见《海外北经》,《大荒北经》亦云。伊尹《四方令》云:‘正西鬼亲’。《魏志·东夷传》云:‘女王国北有鬼国。’则传说中此国之所在非一也。””这就是说鬼国也就是一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