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生物第三单元复习题.doc

七年级上生物第三单元复习题.doc

ID:50726732

大小:1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4

七年级上生物第三单元复习题.doc_第1页
七年级上生物第三单元复习题.doc_第2页
七年级上生物第三单元复习题.doc_第3页
七年级上生物第三单元复习题.doc_第4页
七年级上生物第三单元复习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生物第三单元复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复习题2一、选择1、在“检验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的实验中,使带火星的木条猛烈燃烧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氧气和二氧化碳D、氮气2、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不能制造淀粉,说明A、缺少了光,光合作用不能进行B、缺少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不能进行C、缺少了光,叶绿素不能合成D、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进行3、下列各名称中属于叶片的基本结构的是①表皮②叶脉③叶柄④叶肉⑤托叶A、①③⑤B、①④②C、②④③D、③①⑤4、下列哪一项不是光合作用的意义A、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营养和食物来源B、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能量来源C、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

2、需要的氧气来源D、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二氧化碳来源5、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A、在光下B、在白天C、在夜晚D、在白天和夜晚6、把发芽的豌豆种子装入某容器里,其里面增加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氧气和二氧化碳67、下列关于种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萌发的种子能放热,吸收氧B、萌发的种子能放热,不能吸收氧C、煮熟的种子能放热,吸收氧D、煮熟的种子不能放热,能吸收氧8、呼吸作用主要在细胞的哪个结构中进行的A、叶绿体B、线粒体C、液泡D、细胞质9、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呼出二氧化碳B、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消

3、耗氧D、分解有机物10、下列哪些是最能体现现代化生产的农业措施A、合理灌溉B、合理施肥C、根外追肥D、无土栽培11、植物吸收水分的动力是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受精作用D、呼吸作用12、蒸腾作用是指A、叶片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B、气孔释放氧气的过程C、叶片排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过程D、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13、将完好的透明塑料袋套在盆栽植物上,并将其置于温暖的阳光下,过一会袋壁上会出现水珠,这是植物什么作用的结果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14、关于蒸腾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4、A、蒸腾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水B、蒸腾作用在白天更加明显6C、蒸腾作用是一种浪费D、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15、热带雨林地区降雨频繁,其主要原因是A、光合作用强,释放的水蒸气多B、森林由于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经冷凝形成雨水C、森林保持水土,蓄水过多D、森林需水量大,所以要进行人工降雨16、叶制造的有机物由什么向下运输的A、导管B、木质部C、木纤维D、筛管17、下列有关植物茎中导管的位置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韧皮部,从下往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B、位于木质部,从下往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C、位于韧皮部,从从上往下运输有机物D、位于

5、木质部,从上往下运输有机物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导管存在于木质部,主要用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B、筛管存在于韧皮部,主要用于运输有机物C、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D、根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无机盐通过筛管运输19、会养金鱼的人,常在缸内放一些水草,其目的是为了()A、增加美感B、增加水中的氧气C、提供鱼饵D、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620、动物和人的食物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植物的()A、呼吸作用B、吸收作用C、光合作用D、蒸腾作用2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有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它的()A、蒸腾作用B、吸收作用C、光合作用D、

6、呼吸作用22、对我国的植被资源没有破坏性的是()A、过度放牧B、乱砍滥伐C、毁林开荒D、人为的植树造林23、我国有不少珍稀特有树种,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的是()A、樟树B、红豆杉C、松树D、油桐树24、又名“鸽子树”的植物是()A、银杏B、银杉C、珙桐D、水杉25、被誉为“世界林业生态工程之最”的是()A、罗斯福大草原工程B、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C、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建设”D、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26、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过度放牧B、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均衡C、人均森林最少D、森林资源绝对量可观,但人均占

7、有量少二、填图题1、下面是叶的结构示意图6(1)写出图中指示线所示的结构名称1、2、3、4、5、6、2、据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指示线所示的结构名称(1)填写图中指示线所示的结构名称1、2、3、4、(2)完成受精作用之后:受精卵发育为,珠被发育为种皮,子房壁发育为;整个胚珠发育为,整个发育为果实。6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