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和风筝说课.doc

纸船和风筝说课.doc

ID:51013363

大小:1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7

纸船和风筝说课.doc_第1页
纸船和风筝说课.doc_第2页
纸船和风筝说课.doc_第3页
纸船和风筝说课.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纸船和风筝说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纸船和风筝》说课稿吴小娟一、文本解读:《纸船和风筝》讲述的是一个有关友谊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可是,就因为一件小事的争吵,象征着友谊的纸船和风筝不见了,两个小伙伴也陷入失去友谊的痛苦中。最后,他们终于鼓起勇气,再次向对方伸出了友谊之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重新找回了这一段真挚的友情。整篇课文以“情”为主线,表现了松鼠和小熊相好时的快乐,闹别扭时的难过、失落,以及云开雾散时的兴奋、激动。把真挚的友情在字里行间表现得真实感人,是学生体验情感、训练语感的一篇优秀文本材料。。二、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

2、时间较短,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同时,他们对于简单的事物有所掌握,同时对熟悉的知识有所感悟,具备表演的欲望。三、教学目标的确定:《纸船和风筝》这篇文章总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我讲的是第一课时,我把教学目标设定为:1.认识8个字。会写“幸”“福”两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交朋友的快乐。因为我讲的是第一课时,只有把要求认识的字认会,学生才能够正确读文,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内容。要求会写的字,我把它分配在两课时讲解,因为第一课时既

3、要识字,又要学文任务较重,所以在第一课时我主要指导学生写“幸”“福”两个字。这节课我所设定的朗读目的是:把全文读正确、通顺、流利。把第1段到第6段在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本节课我教授的内容是语文书的第1段到第6段,这部分内容我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松鼠和小熊得到友谊后的快乐。四、教学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这个环节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出示纸船和风筝,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学生读题时,相机指导:“筝”的读音。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一)、初读课文。在这部分教学中我用:一只纸船和一只风筝使素不相识的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故事呀。这样的语言过渡激发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并

4、提出初读要求,引导学生读书。(二)、检查学生识字情况。在这部分教学中我先把要求认识的字放在句子里读,帮助学生正音,再把词语从句子中拿出来,把要求认识的字在词语中拿出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朗读,其中有自读,男女生配合读,以开火车的方式读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下快乐地识字。对于这节课要求会写的字,我设计了记字环节,在这个环节里我注意到了学生的日常积累,让学生着重记自己记得不牢的字,同时让学生先自己记忆,再在组里交流,互相学习。在这个环节我注意到了,不能用集体学代替个人的感知,同样也不能忽视互相学习些好处,所以我让学生先自己记忆,再在组里交流,互相学习。同时在这个环节中,我还希望学生在识字方法上

5、有所提高,所以我用讲故事和猜谜语的方法引领学生积累识字方法。(三)、写生字。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观察生字。看看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引导学生看字的占格和需要注意的笔画,然后教师范写,在教师范写后学生写字,并能让学生对照语文书上的范字,找找自己写的字的毛病,并加以改正。通过这个环节既让学生把字写好,又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学会了把字写好的方法。三、品读感悟。品读感悟这部分,我是通过这几个环节进行教学的:(一)、了解课文大意。我用简笔画和贴图的方法帮学生总结了文章前半部分的教学,通过精美的简笔画创设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我又用“然后……结果……”这样的句式总结了后文的内容。这样

6、就并激发了学生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五、作业。这部分我设计了让学生写祝福语这个内容。意图是激发学生送祝福的美好情感,同时也让学生进行了写一句话的训练。教学反思:讲完这节课后,我觉得留下了很多遗憾。如:在使用课件的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不能很好地去处理,如:文字被遮挡还有当要进行“幸”“福”这两个字的书写时,电脑和鼠标不能动了,当时有些心慌,处理得不是很到位。还有如果在本课结束前能跟着音乐进行朗读就更好了。当然,遗憾很多,收获也很多。总之,通过本次讲课我留下了遗憾,也有很多收获,但不管怎样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磨练自己,是自己的教学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