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

某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

ID:511468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21

某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_第1页
某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_第2页
某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_第3页
某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_第4页
某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某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结构综合资料 摘要:本文从监理角度对某具体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分别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某高层建筑是一栋商业与写字楼为一体的综合商住楼,地下2层,地上28层,楼高112.6m,建筑面积69000㎡,基础平面尺寸为48m×48m,基础埋深12.0m,厚度2.2m,局部厚度3.2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40。  1事前监理  监理工程师必须抓好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认真监理审核每一项工作。主要包括审查总承包商和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及专业测温单位的资质等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和测温

2、方案、审查原材料及其配合比,保证施工有序进行。  1.1审查总承包商和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及专业测温单位的资质等级、营业执照;审查施工单位质保体系、计量认证合格证、试验室定级证书及各项管理制度;审查项目负责人、专业工种等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确保施工队伍具有能完成本工程并确保其质量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1.2审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测温方案。从施工全局出发,根据各种具体条件,拟定工程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十分重要。最后选定最优的施工方案,形成一个共同遵循的指挥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并监督其实施。  1.3原材料控制组成混凝土的材料有水、砂、石和水泥。其中,水

3、泥是最重要的材料。水泥进场时,监理工程师要检查其出厂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单,并按规定取样送检。对于砂、石料,监理工程师通过实验报告单和用肉眼观察控制其含泥量不超过《规范》的要求。  此外,为了防止水泥水化过程中热量急剧的释放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在材料的选择上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①水泥: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②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5-25mm,含泥量不大于1%。  ③细骨料:采用中砂,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十5%。  ④粉煤灰: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

4、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  1.4配合比控制混凝上配合比是保证混凝上达到设计等级的关键。在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工程师要认真审核商品混凝土厂家报送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书”中各种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及其质保书的情况,如配合比报告中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与附件是否一致,特别是水泥的用量与一般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比较是否太多或太少,此外,监理部还要采取随机抽样复试,确认是否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  2事中、事后监理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常用巡视、旁站、平行检验等控制手段,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养护来进行监控。在施工中应重点对以下方面进行控制:  2.1对原材料的投

5、料严格按照配合比要求计量,特别是外加剂的投放量应准确。监理单位应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检查混凝土搅拌单位的计量器具,确保计量器具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保证混凝土的投放和搅拌质量。  2.2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定期对骨料的含水量、塌落度、出盘温度进行检测,从而及时调整配合比来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避免拌和物出现较大波动,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2.3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方法,事先应周密考虑。对于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的浇筑,必须事先确定浇筑方案,分层、分段要合理;层、段间的间隔时间要计划好,在前一层、段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后一层、段的混凝土,振捣器要插入到下一层。在分层下料浇筑

6、时,要控制好浇筑分层厚度,不能超过振捣器的作用半径,且要保证振捣上层混凝上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上至少50mm,使上下层结合成一体。  2.4振捣方式的质量控制。监理单位可督促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图纸及其施工规范等事前做好施工方案,并及时向所有操作人员做好技术交底,预防因振捣方式不对而造成的混凝土分层、离析、表面浮浆、麻面等质量问题,进而尽可能降低混凝土成型硬化后出现裂缝的概率,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2.5二次振捣或多次搓压表面。大体积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掺加多种外加剂及掺和料,一般情况下缓凝4h左右,这段时间已浇筑混凝土表面因环境及水泥水化作用失水较多,容易产生收缩裂缝,

7、经初凝前二次振捣或多次搓压表面,能有效防止表层裂纹,且通过留置的混凝土试块进行强度试验,强度提高5%左右。  2.6在振捣过程中,防止出现漏振、过振、混凝土坍落度过大等情况。现场监理工程师要随时检查模板、钢筋的位置和牢固度,有跑模和钢筋移位情况应及时处理,特别注意混凝土浇筑中杯口预留、后浇带处的混凝土浇筑质量,对结点部位不同等级混凝土要严格检查控制。  2.7施工缝的留置和接搓处理。混凝土结构多要求整体浇筑,但是往往由于技术及组织上的原因不能连续浇筑。当停顿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前后浇筑的混凝土接搓部位便形成施工缝。施工缝是构件的薄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