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综合测试2.doc

测量学综合测试2.doc

ID:51157172

大小:47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9

测量学综合测试2.doc_第1页
测量学综合测试2.doc_第2页
测量学综合测试2.doc_第3页
测量学综合测试2.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测量学综合测试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测量学课程综合测试2学习层次:专升本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共25分)1.已知A点高程HA=48.356m,高差hBA=-2.146m,则B点的高程HB为。2.图幅编号为H50的图幅其经度范围是,纬度范围是。3.某地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4°16’、北纬30°31’,高斯投影时若按6°带分带,它所在的6°带带号为,若按地形图100万分之一分幅,它所在的图幅编号为。4.在1:1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32.7厘米,其测量中误差md=±1mm,则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D为,其中误

2、差mD为。5.某点位于6投影带中央子午线以西248.65km,已知该带的带号为20,则该点坐标Y的通用值为。6.已知,,若等高距为5m,则通过A、B两点间的首曲线的高程为,通过A、B两点间的计曲线的高程为。7.已知某测距仪测量距离1000米时的中误差为±10mm,其测距精度为。8.产生观测误差的根源是、和。二、问答题(共20分)1.观测水平角时,为何有时要测几个测回?若测回数为3,则各测回的起始读数应为多少?2.请简述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步骤。3.测量上是用什么来表示一个点的空间位置的?为了测量出未知点的空间位置,需要

3、进行哪些野外测量工作?进行这些野外测量工作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水平面来代替水准面?4.请简述山顶、山脊、山谷、山坡、洼地、鞍部等地貌的等高线形态。三、填表:完成下列竖直角观测记录(15分)测站目标盘位竖盘读数半测回竖直角指标差一测回竖直角OA左831236右2764712B左974248右2621706四、计算题(40分)四、计算题(40分)1.有一三角形如图所示,其中a角观测4个测回,平均值中误差,b角用同样仪器观测了8测回,试计算:(1)b角8个测回的平均值中误差;(2)由a角和b角计算g角的中误差。ACbga

4、B2.如下图所示,已知A(500.00,500.00),B(626.23,321.58),b1=80°,b2=100°,SAC=SCD=100m,试求C、D点的坐标。(15分)3、完成下表中的闭合水准路线的计算。序号点名高差观测值测站数高差改正数改正后的高差值高程BM67.64811.22410A2-2.42415B3-1.7818C41.71411D51.10812BM67.6484、如图为1:2.5万地形图中局部,已知AB直线的磁方位角为168°,子午线收敛角g=-1°30¢,测得水平角b1=100°,b2=90

5、°。试求:(1)此图所属高斯投影分带中央子午线经度;(2)BC直线的真方位角;(3)B点处的磁偏角。ABCb2b119401km19402km3117km3118km答案一、填空题(共25分)1.50.502m2.114°E~120°E,28°N~32°N3.20,H504、327m,±1m5、20251.35km6、30m、35m、40m、45m,50m7、1/1000008、观测者、测量仪器、外界环境二、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答:为了提高水平角的精度,所以要测很多测回。从理论上来说,测回数越多,所得的

6、水平角的精度越高。若测回数为3,则各测回的起始读数分别是:0º、60º、120º2、答:、①在O点安置好经纬仪,盘左,瞄准A点,配置度盘,读;②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B点,读;③盘右,瞄准B点,读;④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A点,读3、答:测量上是用坐标和高程来表示一点的空间位置的。为了测量出未知点的空间位置,需要进行水平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高差测量三项外业测量工作。在进行水平距离测量和角度测量时,在半径为10km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而在进行高差测量时即使在很短距离内也必须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4、答:山顶:近

7、似于一组同心圆状的闭合曲线,内圈的高程大,外圈的高程小山脊:一组凸向山脚的曲线山谷:一组凸向山顶的曲线山坡:近似于一组平行线洼地:近似于一组同心圆状的闭合曲线,内圈的高程小,外圈的高程大鞍部:近似于一组双曲线三、填表题(15分)测站目标盘位竖盘读数半测回竖直角指标差一测回竖直角OA左831236+64724-6+64718右2764712+64712B左974248-74248-3-74251右2621706-74254四、计算题1、(1)设观测值中误差为,,;(2)。2.解:3、解:序号点名高差观测值测站数高差改正

8、数改正后的高差值高程BM67.64811.224100.0281.252A68.9002-2.424150.042-2.382B66.5183-1.78180.023-1.758C64.76041.714110.0311.745D66.50551.108120.0351.143BM67.6484.(1)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9*6=11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